糊涂了!陈可辛选择了被封杀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给事业添堵

“我们看似温和,其实最有底线,什么都可以,只有底线不可以触碰。”

这句话是陈可辛父亲曾经说的过话,现在看起来却显得尤为讽刺!

前两天,曾志伟和某位艺人的的合影,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他发文道歉,称自己不知道,要是知道他的身份没说什么都要躲得远远地。

这事情还没过去,导演陈可辛就立马上演了一出闹剧。

不仅牵连了老婆吴君如、熊黛林,甚至连自己的名声都毁于一旦。

提到陈可辛,在不少人心中的第一印象是著名的导演、吴君如的老公。

而他从事电影行业的原因,和父亲息息相关。

陈可辛的父亲陈铜民祖籍潮州,年幼时就跟随母亲一同前往泰国生活。

后来也凭借着自己的中文水平,在泰国的学校里当起了中文老师。

可是对于陈铜民而言,一成不变的生活早已索然无味。

于是便独自前往北京,学习和进修导演。

第二年,他就转战到了香港,进入了一家电影公司当地了编剧。

后来,陈可辛出生了,父亲曾回忆道:

“‘可辛’原是为了纪念他母亲难产之下,生下他来的名字,不料却变成了他生命的一句谶言,他一路走来,的确背负了这样最艰苦的的艺术事业--电影。”

当时父亲身兼数职,不仅仅是为了养家,还有他心中的导演梦。

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了金庸所创立的《明报》。

在这里陈铜民积攒人脉,终于达成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梦想。

身为父亲,他深深的体会到了想做导演有多艰难,中间有着数不尽的心酸苦楚。

对他而言,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这个行业,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时,年幼的陈可辛经常跟随父亲出没在各个片场。

陈可辛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甚至可以用着了魔来形容。

而父亲或许是为了想让他专心学习,将来不走自己的老路,于是在陈可辛12岁的时候,就带他去泰国生活。

可真心喜欢电影的陈可辛,和父亲一样,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

只要赶上学校放假,他就会拿上自己积攒已久的生活费,跑到香港去自己比较熟悉的电影院里看电影。

喜欢看电影并不是一件坏事,父亲当时并没有在意。

可是陈铜民做梦也没想到的是,陈可辛竟然能为了电影放弃学业!

18岁那年,陈可辛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洛杉矶上大学。

不知道是不是家里面给的意见,他所就读的是和电影一点关系没有的酒店管理专业!

可就算上了大学,陈可辛依旧不老实。

在上大学的地第二年,就悄悄的瞒着家里,改成了电影专业。

在华语影坛,陈可辛的名字几乎等同于“精准”。

他像个经验老道的猎手,总能敏锐地嗅到时代情绪的流向。

《甜蜜蜜》捕捉了漂泊与宿命,《中国合伙人》击中了创业时代的痛点,他的镜头总能伸进观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成为导演的陈可辛,或许早就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父亲再曾公开表示:“我们看似温和,其实最有底线,什么都可以,只有底线不可以触碰。”

可就是在父亲口中这么有“底线”的人,却在《酱园弄》香港首映礼上,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竟然会选择请“黄某生”来站台!

这步棋,实在不像陈可辛的手笔。

它不像是疏忽,更像是一次主动的冒险,一次精心计算后的豪赌。

他究竟是“蠢”还是“坏”?是极度自信后的傲慢,还是另有所图的试探?

但对于大众而言,黄某身上另一个标签,远比“影帝”二字更加刺眼夺目。

陈可辛请他出场,无异于亲手将这枚符号贴在了自己的电影上。

这部电影的可以看出导演的野心很大,它想把悬疑、女权、时代悲歌、众生相……全都熬进一锅里。

结果却是火候失控,炖出了一锅“四不像”的大杂烩。

每个主题都蜻蜓点水,哪个层面都没能真正讲透,叙事显得混乱而失焦。

近4亿的票房对于如此庞大的制作和明星阵容来说,显然未达预期。

豆瓣5.7的评分,更是直接宣告了它在口碑上的溃败。

这说明,《酱园弄》本身就不是一部能靠过硬品质逆天改命的作品。

它根基不稳,步履蹒跚,本就经不起任何额外的风浪。

当内地票房大局已定,陈可辛带着《酱园弄》来到香港,目的非常明确:回血,能捞回一点成本是一点。

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考量。

然而,他邀请“黄某生”的行为,却让这笔经济账变成了一笔算不清的“账”。

他或许以为能借此博取某些群体的关注,或是制造话题来拉动票房。

但他显然低估了大众情感的强度。

市场给出的回应,干脆、直接,甚至堪称残忍。

上映三天,票房约48万港币。

这个数字不是市场分析,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他既没能挽回内地观众的失望,也没能真正撬动中国香港的市场。

反而赔上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口碑和信誉,也辜负了父亲曾经的希望!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本无归。

风波过后,谁是真正的输家?首当其冲的,是章子怡。

她作为影片的灵魂人物,贡献了毋庸置疑的精湛表演,却无辜地被卷入这场由导演一手造成的旋涡。

她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在这场与艺术无关的争议中黯然失色。

但真正的输家,或许还是陈可辛自己。

他不仅输掉了票房,更输掉了一位顶级导演最宝贵的资产,那就是对观众的理解和尊重。

艺术或许可以超越许多东西,但它无法超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底线。

艺术家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绝不能挑战公众的共识。

这恰恰的证明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存在模糊地带,也没有投机取巧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娱乐   雪上加霜   事业   陈可   父亲   导演   电影   底线   香港   票房   酱园   泰国   输家   大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