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异思迁 | 业有千种,术有专攻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齐桓公受鲍叔牙的举荐,曾拜管仲为国相。有一次,齐桓公问管仲,怎样划定百姓的住处,安排百姓的职业?管仲说,士、农、工、商这四种人,是国家之本,不能让他们杂居一处。杂居就会混乱,无法各司其职。所以圣明的君主都会让士人住在清净之处,让农民住在乡间田野,让工匠住在城市里面,让商人住在市场附近。管仲解释说,不同职业的人分别聚居在一起,他们之间就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话题,长者言传身教,幼者耳濡目染,时间长了,人心就会稳定下来。

下面这段话,管仲言士时说,言农时说,言工时说,言商时说,先后说了四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管子·小匡》)意思是,聚居时,士、农、工、商的子弟们,从小就习惯了父辈的职业,他的心思也就安定下来了,不会见异思迁了。因此,父兄所教,不严格也能教好;子弟所学,不费力也能学好。管仲得出结论:这样以来,则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

管仲所谓“不见异物而迁”,原来指的就是年轻一代继承父业。现在看来,这当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但在乱乱悠悠的春秋时期,让人心稳定下来,让社会稳定来,这也是一项重要而务实的措施。“见异物而迁”,就是看见别的事物或事情,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或职业。后人则以“见异思迁”为典,以喻意志不坚定,精力不集中,喜爱不专一。《曾国藩家书·致九弟》:“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此即“业有千种,术有专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慌慌张张,最终可能一事无成,此即“这山望见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想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着当官,也是一样的道理。

(尚之)


名称:亚麻


分布: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简介:亚麻,一年生草本。花期6-8月,果期7-10月。茎皮纤维长而韧,为很好的纺织原料。种子榨油,为高级食用油,亦可作油漆、油墨、涂料、润滑剂。籽饼含蛋白质23%-33%,为良好的家畜饲料。根、叶药用,具有平肝、活血之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见异思迁   管仲   之子   农时   父兄   人心   异物   亚麻   子弟   职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