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杏花村发现古墓,正德元年、正德十六年…

M12出土器物


NEWS

发现


近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

汾阳杏花村镇冯郝沟明代纪年墓的发掘资料。



此次发掘中,

清理出2座明代八边形仿木结构砖室墓,

且有明确纪年,

为此类型墓葬的发展演变及存续时间跨度,

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位置示意图


该考古项目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冯郝沟村东北约200米。2021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建考古队,对汾阳市酒文旅集团酒源文化广场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发现的古代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的墓葬中有2座明代纪年墓,编号为M12、M14,皆开口于耕土层下,墓葬顶部遭破坏。


M12平、剖面图

1.石祭桌 2、3、5.瓷碗 4、6.瓷罐


M12封门


M12和M14两墓相邻,且墓葬形制大体相同,应是当时普遍流行的模式。两座墓葬均为单室砖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门、墓室组成。


M12墓门


M12俯视


M12墓壁


墓葬总体坐北朝南,为八边形仿木结构,有简易砖雕构件。墓道平面梯形,底部略为斜坡,墓道壁设脚窝。墓道和墓室之间设土甬道。封门砖砌筑于甬道口或甬道内,垒砌较为随意。墓门单券拱形。墓室壁面宽窄不一。壁面饰简易仿木结构砖雕,转角不设柱,之上为砖砌斗栱等装饰,再上叠涩砌为穹隆顶。墓底不铺砖。


M14平、剖面图

1.石祭桌 2.瓷碗 3.瓷罐


M14俯视


M14封门


M14墓门及转角斗栱


墓中均有砖砌简易棺床,骨架直接置于棺床上,无葬具。


随葬品以碗、罐组合为主。其中,M12出土器物6件,为石祭桌、瓷碗、瓷罐。 石祭桌正面凸线框分为3格,格内浅浮雕祭奠用品。石面中间磨光,阴刻祭文,祭文两侧边框饰云纹。M14出土器物4件,为石祭桌、瓷碗、瓷罐。石祭桌中间雕长方形凸线框,框内未置祭品,中间阴线界框内刻祭文。


石祭桌(M12:1)正面


石祭桌(M12:1)立面拓片


从祭文可知,M12为正德元年(1506)郝聚夫妇合葬墓,M14为正德十六年(1521)郝时演夫妇合葬墓。郝聚祭文中录四代人,郝时演祭文中录五代人。此外,当时女性地位低下,重要场合不书名字,嫁入之妻称“氏”,嫁出之女称“姐”。


石祭桌(M14:1)正面

石祭桌(M14:1)立面拓片


据该考古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八边形墓葬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这种类型的墓葬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一直未引起重视,这两座明代纪年墓的发掘为此类型墓葬的发展演变以及存续的时间跨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M14出土器物

1.瓷碗(M14:2) 2.瓷罐(M14:3)

3.瓷罐(M14:4)

山西文物普法宣传③


修缮后的山西沁县永寿寺建筑


文物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图|考古汇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文/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吕国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历史   正德   杏花村   山西   元年   古墓   发现   墓葬   瓷罐   祭文   墓道   甬道   器物   纪年   汾阳市   墓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