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台湾老兵携妻子返乡,原配:你走吧,我没什么跟你说的!

蔡国栋的故事起点很简单。他是山东人,家境不错,少年时日子过得安稳,吃穿不愁。有几个同龄伙伴,谁家都不是特别有钱,但小镇里那几年算是太平,不必考虑温饱的事,平日里也就是跟着父母种地读书。可好景不会久。大约十五岁,有一天父亲逼着他说了一门婚事,对象是邻村的刘氏,比他大三岁。母亲和村里长辈都觉得这样安排没意见。但蔡国栋却不买账,他不喜欢父母包办婚姻的做法,这跟他心里的未来完全不一样!


有几次他尝试和父亲沟通,说自己想多读几年书,等到二十再娶亲也不晚。父亲却觉得早结婚才靠谱,结了婚就能踏实干事。他们之间很快吵起来,母亲劝了几句,两人才终于让步蔡同意结婚,父亲承诺婚后送他出去闯荡。婚礼很平淡,新娘刘氏其实没啥意见——她只是个普通农村姑娘,没有读过太多书,家里也没什么条件。新婚夜里,她等着丈夫揭盖头,可蔡国栋却故意灌醉自己,甚至都没对新妻说。那些年两人生活格外冷淡,蔡整天不在家,晚上回来后就睡觉,刘氏也不多问,反而默默照顾家里老小,俩人的关系像一块石头一样冷。有人说这是没感情,其实也许根本没机会聊出什么感情。


三年过去了。蔡国栋终于成年,父亲按照约定给他路费预备东西,他收拾好行李出门,心里很高兴。他奔到南京去读大学,成绩不错,很快被南京大学录取。好景却只是刚刚开始抗战突然爆发,他丝毫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军,进入空军学校受训。有一次,南京失守,他和同伴被调到后方,环境艰苦,生活紧张却充满斗志。期间他写了几封信给家里,可都没有回音,通讯早就断了,连刘氏的消息也无处可问。家,也许离得越来越远了?


抗战期间蔡国栋的表现不错,他能开各种飞机,在战场上很受重用。到1948年,有机会在青岛休息遇到一个温柔的女青年,两人很快陷入恋爱。那天晚上他想,刘氏也许早就改嫁了。与其耽误自己和别人,不如开始新的生活。没过多少天,他就向女孩求婚,双方很快步入婚姻。事情发展快得离谱,好像过去的温存都不重要了。更有意思的是,他其实也犹豫过,这样的第二次选择,怎么说都是有点仓促。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选择余地?


很快局势又变了。解放战争打到国民党在大陆撑不住,被迫撤退台湾。蒋介石决定带一批部队和官员过去,有的是自愿,有的纯属“裹挟”。蔡国栋在青岛归队时就被列入其中,到台湾后经历了大整编。有些指标不合格,整个连队裁掉一大批人,他也在裁撤名单里。这以后日子就难过了——队伍解散,就业困难,他和家人的生活变得窘迫。他们住在台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邻居们都是被裁掉的老兵,有四川的、广东的,没什么亲戚关系,都是命运让他们站在一块场地上。


生活里有很多小插曲。四川人每次带点川椒,广东人偶尔搞清蒸鱼,蔡国栋是做面食的好手。节日的时候大家就聚在一起包饺子,说说各自的家乡。气氛有点悲伤,也有点温暖。他的女儿后来当了作家,非常有名。但那个年代能靠写作吃饭的人很少,更多的人在街头小巷苦熬岁月。蔡国栋常常对着窗外发呆,台湾的天气与山东不一样,内心却很难真的安顿下来。


1988年前后有变化。两岸关系终于缓和,交流恢复了,台湾当局批准一批大陆籍老兵返乡。蔡国栋得消息后,急切地申请回去。他赶紧办证件,带着妻子到香港转机,然后飞到北京,最后坐火车到山东。旅途波折很多,体力精神都快撑不住,临下火车时,心脏跳得飞快。他回村问起刘氏,竟然得到一个让人的消息—刘氏一辈子没有改嫁,还在等着他。这个信息让他愣了半天,真真假假难分。


旧友带着他去刘氏的住所。两人见面时很尴尬,都不太敢直视对方。刘氏沉默很久,最终落下泪水,蔡国栋也忍不住。过了很久,他才说出“对不起”。刘氏没回应,冷冷叫他快离开。也许她有太多话不想也许这些年来她已经不需要他。所有的遗憾,几十年都积压在这一刻了。蔡国栋当天就走了,心里空落落。他始终没搞明白刘氏到底想什么。但很多事情,本也不是他能搞明白的。


这种婚姻其实很普遍。在那个年代,包办婚姻才是主流。不谈感情,只谈家族与传统。像蔡国栋和刘氏这样,双方都不情愿,但谁都没法逃开。有人觉得是封建礼教的毒害,不完全对。很多老人也只是顺着惯例过日子,很少问自己要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情况有所不同,官方强力推行婚姻自由,宣传力度很大。很多地方有了新的选择机会,女人可以拒绝包办婚姻,男人也敢反对父亲。慢慢地事态有了本质变化,有些家庭依然保守,但更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循规蹈矩。


有的人觉得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能改写遗憾。我却觉得,有的事情注定要错过。一切努力不过是抵抗命运的手段。刘氏这样守了一辈子,很多村里人觉得可惜,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蔡国栋也是,有苦难也有选择,可现实里并不总有翻盘的机会。他和女儿后来在台湾生活安稳,回想过去依然觉得一切太荒谬。


其实婚姻、爱情、家族,这几样东西某种程度永远无法彻底分割。父母希望孩子顺从,孩子希望自由,新旧观念交错。到头来谁也说不清什么才算好。蔡国栋的故事在村里流传,说出口的总是悲伤多于喜悦。但也有人觉得这是别人的遗憾,自己不必感同身受。


今天,人们早已习惯婚姻自主。也还有一些被束缚的家庭,那些选择没有留下痕迹。社会变了还是没变?谁也说不清。就像蔡国栋,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释怀,也许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原配   台湾   妻子   婚姻   父亲   南京   村里   好景   青岛   遗憾   家里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