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盼发钱,为什么中国宁降息也不撒钱,而美国选择坚持不降息?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买东西好像越来越便宜,打折满减低价补贴轮番上阵,商家卷成一团,但奇怪的是,大家的消费欲望反而越来越低。

有不少人觉得,既然要刺激消费,为什么一直降息而不是直接发钱减税,这样能更快更直接,还有人拿美联储对比,美国一直都没有降息,他们是怎么带动经济的?实际这背后没有那么的简单,里面的因素非常复杂。

为什么中国要不断降息?如果真发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从抢米抢油到宁愿不买

30年前的中国,提起物价两个字很多人是带着恐惧的,特别是1994年,那一年通胀率飙到24%以上,你也许想象不到当时的家庭是怎么过日子的,工资刚发下就赶紧去超市抢购米面油,怕再等几天这点钱就不值钱了。

那个年代的囤货不是薅羊毛,而是真怕吃不起饭,这就是通胀的威力,它像滚烫的水烫得大家都心慌慌,而央行就是负责调这锅水温的,太热不行,人人自危,太冷也不行,大家冻得不敢动,问题是现在的水正在变冷。

2025年3月的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了0.1%,PPI更是下滑了2.3%,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背后的含义很严重,CPI是老百姓日常消费的价格变化,PPI是企业生产的价格变动,一个代表需求,一个代表供给。

如果两个都在降说明什么?整个市场正在变凉,买的人少卖的人难,连企业都不敢定价,现在的市场现象和当年形成了巨大的对比,过去是有钱买不到,现在是想买但不想花,很多年轻人说得直白:今天这东西一百明天可能八十,干嘛急着下手?

不是他们不消费,而是市场把他们训练成了理性消费者,但这个理性其实是被动的,没有谁天生爱比价天天薅羊毛,真正的问题,是对未来缺乏信心,涨工资遥遥无期,工作稳定性下降,房价不涨反跌,孩子教育压力大,消费的底气被抽空了。

而对政府来说,物价不仅仅是经济数字,更是社会稳定的信号,一旦通胀严重底层家庭首当其冲,一旦通缩加剧就业就会出问题,企业也扛不住,稳物价其实是在稳人心。

不是不撒钱,而是撒不动

很多人会问,那既然物价下来了,消费也不行,国家为什么不多发点钱刺激一下,不就是给老百姓发点红包减点税吗?问题是这招并不是中国的“菜”,至少现在不好使。

其实这几年央行并没闲着,降息降准定向投放流动性,一系列政策已经出了不少,2025年3月的数据清清楚楚: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50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60个基点。这种力度不算小,换句话说就是借钱更便宜了。

但问题是没人借,大家不敢动,你贷款利息再低,企业说:我现在都卖不出去货,干嘛扩大生产?个人说:房子买了还得还三十年,哪来底气?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信心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专业名词:流动性陷阱。

意思是市场上的钱已经很多了,但这些钱都“卡住”了,不流进实体经济,银行把钱借给了大企业,大企业不扩张,资金在金融市场里空转,根本起不到带动就业刺激消费的作用。

而另一个更隐蔽的问题,是价格内卷在吃掉整个市场的活力,看看各大平台,几乎每天都在打价格战,电商写着全网最低价,外卖平台补贴到一单几毛钱利润都不剩,直播间更是靠击穿底价吸引流量

这种低价狂欢其实是一场市场自我削骨的马拉松,你看到的是商品便宜了,但背后是商家没利润,品质没保障。市场没未来,美团2024年的财报已经说得很直白:外卖业务利润率跌破2%,基本处于靠资本输血阶段,这种模式哪怕赢了市场份额,也输了商业逻辑

更可怕的是,这种低价诱惑培养出消费者等靠要的习惯,今天买贵了明天可能更便宜,谁还愿意现在花钱?久而久之消费延迟,企业没订单,经济就陷入恶性循环。

现在的策略真的可行吗?

有人说央行现在太保守了,不敢有大动作,不敢撒钱,是不是怕出错?其实它不是怕,而是清醒,过去几十年各国的经济实验都在告诉我们:靠撒钱救市,只能管一时,管不了长远,日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利率降得几乎为零,政府债务堆成山,但消费和投资就是不起来。

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就是这么来的,钱不是不花而是花得没效果,所以现在中国央行的策略,表面上看起来保守,其实更像是稳中求进,重点不再是撒多少钱,而是看钱能不能精准流向真正有活力有前景的地方。

比如产业升级,新能源,高端制造,AI,生物医药,这些领域是未来的增长引擎,如果政策和资金能精准扶持这些行业,就能带动就业从而创造新的消费能力,再比如社会保障,现在很多人不敢花钱,是因为有钱也不敢用。

你问问一个年轻人:敢不敢生孩子?家里老人生病能不能看得起?一听学区房医疗费养老金,谁都缩手,要想让消费起来必须从根上解决这些后顾之忧,还有市场环境的问题,现在的商业环境太焦躁。

拼价格拼流量,大家都想一夜爆红,没人愿意慢慢打磨产品树立品牌,如果一个市场只剩下谁更便宜,那再多的钱流进去,也会被低效循环吞掉,所以要破局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政府要敢于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要转变思路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平台要承担社会责任不再一味牺牲利润换数据。

所以低价已经不能拿来当遮羞布了,也别指望放水能换来繁荣,真正的经济复苏是老百姓敢消费,企业愿创新,市场有信心,而这三者才是能走得远跑得稳的真正动力,所以真正的经济稳定,从来不是靠大量发放货币堆砌出来的,而是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产业体系的完备和社会预期的稳定。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全民   企业   市场   经济   央行   物价   低价   流进   老百姓   通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