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流儿
编辑|川流儿
2025年4月15日,香港中环长江集团中心12楼的董事会议室里,一场持续3小时的闭门视频会议悄然进行。
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与意大利阿蓬特家族代表围绕43个港口的收购方案展开谈判,这场博弈的背后,是价值228亿美元的交易因中美地缘角力被迫搁浅后的戏剧性转折。
李嘉诚家族的全球港口资产出售计划,正从一场“美国主导的资本游戏”,转向欧洲老牌航运巨头的介入,而这场交易能否最终落地,仍悬于大国博弈的钢丝之上。
3月4日,长和集团公告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以228亿美元出售全球43个港口80%的股权,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交易原定于4月2日签约,但因巴拿马政府指控长和在2005年续约时存在“利润转移、拖欠款项”等违规行为而陷入僵局。
4月2日,美国国务院高调支持交易,称“美国企业掌控巴拿马港口符合国家利益”,直接激化中方反对。中国外交部、港澳办连续发声,强调“商业交易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并启动反垄断审查。长和股价单日暴跌17%,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4月14日,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称,意大利阿蓬特家族旗下码头投资公司(TiL)正与长和接触,计划以150亿美元收购亚洲、欧洲的38个港口,贝莱德则保留巴拿马港口51%权益。此举被视为李嘉诚规避政治风险的“分拆出售”策略。
阿蓬特家族掌控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与长和有20年合作历史。其子公司TiL运营70个港口,但主要集中于欧洲和非洲。
此次收购若达成,TiL将首次大规模接管亚洲核心港口(如韩国釜山港、印尼雅加达港),但其资金实力(净资产256亿美元)与交易规模(228亿美元)的不匹配,引发市场对“第三方托底”的猜测。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中国商船占比达21%。长和持有的两个港口特许经营权至2047年,控制权易主可能影响中国与拉美贸易通道的安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宣称“收回运河控制权”,而贝莱德财团与美国军方关系密切,交易被质疑为“资本化军事威慑”。
我国已经切断长和与中企合作,导致其大陆业务停摆;并且已经启动反垄断审查,拖延交易进程。
而且我国现在加速“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建设(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分散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
巴拿马审计风暴恰逢美国国防部长访巴期间,50名海军陆战队携F-18战机进驻运河区,形成“法律指控+军事存在”的组合拳。分析认为,美方意图通过资本控制替代直接军事干预,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长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港口业务营收下滑12%,出售资产可获190亿美元现金,负债率从23.6%降至18%。李嘉诚近年持续“去中国化”,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90%收入依赖海外,此次交易是其能源、电信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审查需通过欧盟、美国等12个司法管辖区的反垄断审查,耗时至少6个月;若法院裁定长和违规,可能失去港口经营权。
港澳办明确批评“出卖国家利益者必遭唾弃”,交易即便完成,或引发长期舆论反噬。
尽管交易表面由欧洲资本接手,但贝莱德仍通过子公司GIP持有巴拿马港口51%股权,且与新加坡GIC共同控制TiL 30%的股份。市场怀疑阿蓬特仅是“前台代理人”,实质仍是美资主导。
李嘉诚的“撤退”折射出跨国资本在政治夹缝中的生存困境——既要规避风险,又难逃大国博弈的裹挟。而对国际社会而言,如何构建不被单一势力垄断的物流体系,将是全球化2.0时代的核心命题。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