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特朗普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为了遏制中国在全球造船业当中的主导地位,决定对中国船只单独收费,这一计划马上就要投入实施,但美方没想到,中企根本不打算给美国这个机会。

在即将到来的10月14日,美国就要启动新的高额港口收费。对于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最高单次收取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对于中国制造、中国运营、还向中国订船了的企业,单次累计停靠费则可能高达350万美元。

特朗普政府这招港口收费,说白了就是关税战的翻版。他们一门心思觉得,中国在全球造船业太强势,抢了美国的饭碗,想通过收费让中国船只知难而退,这样美国造船业就能缓过气来。

可他们没好好想想,美国造船业早就不是当年的模样了。2024年全年,美国造船厂也就造了5艘大型远洋商船,这点产能别说跟中国比,在全球都排不上号。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重振造船业,特朗普今年3月还专门在白宫内设立了"造船办公室",当时雄心勃勃地说要强化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结果呢?才过了三个月,这个办公室就从7个人减到2个,到7月份更是彻底成了空壳子,负责人都离职了。这事儿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政策喊得震天响,实际执行却一塌糊涂。

美国人总拿贸易逆差说事儿,觉得是中国抢了他们的生意。可数据摆在那儿,中国占美国货物贸易总逆差的比值已经连续6年下降,从2018年的47.5%降到2024年的24.6%。

反倒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大幅增加,2024年整体货物贸易逆差高达1.2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3%,连续四年超过1万亿美元。这说明问题根本不在中国身上,可特朗普政府就是盯着中国不放。

他们忘了2018年关税战的教训了。当时加征关税后,美国贸易逆差不仅没降,反而从9502亿美元涨到了2024年的12117.5亿美元。这次想故技重施,用港口收费来遏制中国,纯属异想天开。

而且美国自己有个《琼斯法案》,规定美国境内港口间的贸易必须用美国造的船、美国的船东、美国船员,这政策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际上让美国造船成本比欧洲高出一大截,早就失去了竞争力。现在又想靠收费逼退中国船只,简直是本末倒置。​

面对美国这套组合拳,中国企业没慌,反而玩起了"乾坤大挪移"。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为代表的航运企业,早早开始调整船队,减少在美国航线上部署的中国造船只。你不是要收费吗?那我就不用中国船去你美国港口,看你怎么收。​

中远海运今年5月在天津港开通了美东直航航线,用9艘14000TEU的集装箱船周班运营,把天津到美东的交货期从45天缩短到38天。表面看这是增加了对美航线,实际上这是在用更高效的航线集中运力,同时把其他老旧的中国造船只调离美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为应对美国的收费政策做准备。​

更绝的是中企开辟的"中国-墨西哥"新路线。今年5月,香港的东方海外开通了从青岛到墨西哥恩塞纳达的航线,接着又延伸到曼萨尼约港——这可是墨西哥集装箱运输量最大的港口。

10月14日美国就要开始收高额港口费了,可巧的是,每年的圣诞旺季备货从9月就开始了。这时间点掐得,简直是给美国物流业出了个大难题。现在美国的零售商和进口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都在抢着提前囤货,生怕政策实施后运费暴涨或者没船可用。​

货代公司的人说,现在去美国的舱位紧张得很,线上订舱就跟"抢票"似的,40英尺的集装箱运价半个月就涨一次,最高涨了3000美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原倩分析,很多美国商家都想利用政策实施前的90天窗口期加紧囤货,这反而推高了最近的货运需求。可这种突击囤货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一旦旺季真正到来,运力缺口只会更大。​

美国港口现在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洛杉矶、长滩这些传统大港因为中国船只减少,码头开始出现闲置,起重机都快锈住了;另一方面,墨西哥的曼萨尼约港却堵得水泄不通,中国过来的货船排着队等着卸货。这种乾坤大挪移让美国的物流公司苦不堪言,他们在本土的仓库、卡车队都准备好了,结果货物改道去了墨西哥,等于整个供应链都要重新调整。​

最尴尬的是特朗普政府想重振的美国造船业。本来指望港口收费能让美国船多接生意,可现实是中国船虽然去得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墨西哥港口的中转货物,这些货物大多还是中国造的,只是换了个出口渠道。

美国造船企业依旧接不到订单,因为他们造的船成本太高,连美国人自己都不想用。《华尔街日报》就报道说,一些受益于《琼斯法案》的美国航运公司,反而反对扩大商业造船规模,怕新船造出来会让现有船队贬值。​

普通美国老百姓更要遭殃了。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每年要多花1300美元、2100美元和5400美元。

食品、衣服、电子产品这些日常用品都会涨价,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说得更直接,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1%,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离10月14日越来越近,美国港口的空转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特朗普政府想靠收费遏制中国的算盘算是打错了,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里,谁能真正适应全球化的游戏规则,谁才能笑到最后。而那些逆潮流而动的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只会反噬自身,让美国的港口、物流和消费者一起买单。​

参考资料:外贸一线观察丨美线出货高峰或提前货运订舱就像“抢票”

造船办公室“人走屋空”,美国海事雄心遭重挫

天津港新增至美国东海岸直航新航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财经   船只   中方   中国   港口   集体   风险   美国   墨西哥   造船业   逆差   美元   航线   美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