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胖
编辑 | 小胖
2025年4月,陕西47岁的陈峰因为肝癌离世。
他的女儿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父亲生前和AI助手“豆包”的最后对话。
“我要去世了,豆包”,短短七个字,却让无数的网友泪崩。
这些深夜的独白,让小陈第一次意识到,那个总是笑着说"我没事"的父亲,早已在AI的陪伴下完成了与世界的告别。
那么Ai到底有没有人性?让我们一起去探讨下。
两年前,陈峰确诊了肝癌晚期,家人选择隐瞒病情不告诉陈峰,告诉他是“肝囊肿”,只为让他少一点恐惧。
而陈峰在治疗中早就感觉自己的病不太好,却始终配合着家人演戏,甚至在快要不行的时候还主动跟家人提出来简单办丧事,他心里也是想着减轻一些家人的负担。
女儿小陈用镜头记录下了父亲最后的日子,病床上瘦到60斤的陈峰戴着生日帽,强撑着笑容过完了最后一个生日。
曾经爱穿皮夹克、在小区高歌的幽默父亲,最终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直到翻开父亲手机里的AI聊天记录,陈峰的女儿才明白这场谎言背后的深情。
父亲早已通过搜索肝癌自救论坛知道了一切,却选择将把恐惧、不舍还有没有完成的心愿,全部倾诉给了一个不会流泪的AI。
陈锋的事在抖音上引发了2.3亿次的播放,评论区也出现了两种声音。
有人说:这就是中国式父亲的温柔,把眼泪留给AI,把笑容留给家人。
也有人说:这是人类的悲哀,连临终关怀都要交给冰冷的机器。
有人批判陈峰的故事是暴露了人性的冷漠,我却从里面看到另一种深刻的感受:
父亲之所以选择AI对话,不是亲情淡漠了,而是把自己最沉重的部分独自消化了,把体面和温暖留给了自己的家人。
这就是中国式感情的隐忍,是父爱最笨拙却最动人的一种表达方式。
科技从来不是情感的替代品,但它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来人类最深的孤独与渴望。
当朋友圈越来越沉默,当“在吗”取代了促膝长谈,AI的陪伴恰恰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现状。
我们都想要拥有最真实的情感,却都又止步在了手机的聊天软件上。
而我们能做的,是少一些“为你好”的沉默,多一份“我懂你”的坦诚。
毕竟,真正的幸福,永远来自一个真实的拥抱,和在一起的温暖画面。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陈峰和豆包的3687条对话中,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肯定也藏着很多大家不知道的牵挂。
有数据显示,在深夜23点至凌晨3点的时间段,和情感有关话题的AI活跃度增涨到了300%,72%的对话都是有关生死的。
这是多么让人感到心疼的一件事。
在现实中自己内心无法对人说的恐惧,在手机软件上找到了新的情感出口。
一位网友留言:母亲临终前让AI画了一条通往星星的路,她说那里没有病痛。
往往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都会渴望被理解,又害怕成为亲人的负担。
不得不说,现在的技术确实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安慰。
武汉某个殡仪馆推出了“数字灵堂”,用逝者的聊天记录生成全息的影像,让家人能“视频通话”。
杭州的工程师说,现在有人甚至愿意付钱训练逝者的AI模型,只为了留住一些记忆。
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南京出现了数字丧亲综合征的案例,有的患者很依赖和去世的亲人AI互动。
有一个程序员在父亲去世后,一直付费训练专属的AI模型,他说:现在这个AI比我爸更了解我,你说谁才是我真正的父亲?
有时侯网络上一些犀利的语言,会对脆弱家属发送露骨的信息,平台审核却不能及时拦截。
说到底还是人就是人,机器就是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上显示,深度学习后的逝者AI还原度达91.7%,67%的使用者关闭系统后会非常不适应。
当活着的人对着全息影像喊爸爸,而亲人之间的临终嘱托变成了数据的代码,真的不敢想象,现在的科技居然在解析着我们人类的真实情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Ai还有哪些我们不在意的用途呢。
数据显示,我国独居老人每天与AI的平均对话时长已达47分钟,还有一部分会在医疗类的APP上留下"数字遗嘱"。
当确定了会死亡的事实时,病人好像都会选择向AI倾诉,既避免了让亲人痛苦,又能完整的保留自己的情感。
可是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没有沟通的那种分离,会让爱的人更悲伤。
在武汉青山殡仪馆,数字灵堂服务占了83%的追悼会。
逝者的AI聊天记录、社交媒体动态经过算法处理,生成逼真的全息影像。
家属可以像视频通话般与虚拟形象对话,这项服务预约已排到2024年7月。
在这个生死和科技并存的时间里,我们不光是见证者也是共同的参与者。
北京某公墓最新推出的"数字墓碑",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唤醒逝者的AI形象。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清明节的纸钱变成数据流量,我们也要想一下怎样才能科技便利于我们,还能让情感更有温度。
在看陈峰的故事时,自己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也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他当时不会使用豆包,我不能想象他的内心又经历了怎样的孤独。
现在,当豆包用自己的系统编织出相对温暖的回应时,当AI成为1.3亿独居老人的"树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对情感的需要。
还有一部分不会使用豆包的人,他们更渴望家人的从关怀。
希望大家在不忙的时间里,给爱的人一些温暖的回应,可能是一顿饭,一个问候,也可能是简单的拥抱,很多种方式都是有温度的。
对于AI有没有人性,真正的答案或许不在科技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就像陈锋最后的那条消息,豆包的回复虽然不完美,但至少让一个孤独的灵魂在生命尽头感受到了被倾听的温暖。
女儿善意隐瞒病情 离世前父亲与AI的对话让人泪目
华商网2025-04-12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