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嫉妒”| 朱炳初

小议“嫉妒”

作者 朱炳初

忌妒,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怀怨恨。忌妒是人之习性,是灵魂的偏见,也是人性中可耻的感情、最可怕的弱点。

忌妒地位,忌妒待遇,忌妒收入,忌妒房子、车子、孩子,忌妒才学,忌妒长相,忌妒衣着,忌妒关系,忌妒后台,忌妒家庭美满,忌妒教子有方,忌妒无灾无病身体健康,忌妒寿长志气昂扬。

忌妒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灵上的毒瘤,源于我们自身的一种坏毛病,是人性中最恶劣的情感,是一种愚人的痛苦,也是扩大细小事物的放大镜。生活中许多问题源于忌妒。

忌妒生自卑,忌妒生暮气,忌妒生隔膜,忌妒生是非,忌妒生怨愤,忌妒生仇恨,忌妒生报复,忌妒生违法乱纪,忌妒生恶性事件。

忌妒既是一条咬人的毒蛇,又是利于竞争的催化剂,激人上进的发动机,它蕴含着无法估摸的力量。忌妒,不甘人后,奋起直追,从而赶上或超过他人,不能不说是件好事。遗憾的是,这种因素虽有,但不可能成为主流,或者说是微乎其微。

嫉妒通常是双向的,亦有其反作用。嫉妒人的人,往往被人嫉妒,更让人鄙视。忌妒者,要提高修养,调节心理,变忌妒为一种抱负,把忌妒当作前进的动力,将忌妒心转化为上进心,在公平竞争中勇往直前;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行动超越别人;与其悔恨自己,不如用行动改变自己。被忌妒者,要有宏大的肚量、宽阔的胸怀,只要不发生人身攻击与伤害,大可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还可以用他人的忌妒激励自己,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或表现得更出众,而后微笑地大度地幽默地说声:“谢谢你可怜的忌妒!”

忌妒是人性中的消极因素,也是人性的痼癖,虽难以戒绝,但淡化还是可以做到的。改善人际关系,共建精神文明,必须正视忌妒,远离忌妒,摒弃忌妒。

(2025年8月12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作者简介:朱炳初,男,汉族,江苏省宜兴市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初中毕业考入重庆炮兵学校,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入伍后历任学员,陆军第28军步兵84师炮兵团排长、青年干事,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副科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副科长、科(处)长,1985年3月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1992年9月退休。喜欢文学创作,曾任中国校园作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作家协会理事,发表文学作品800余篇,出版五部文集达222万余字。耄耋愿景:文化养老,余热生辉,珍惜光阴,活出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北京军区   干事   人性   炮兵   痼癖   石景山区   中国   组织部   师职   政治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