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昨晚睡了快 10 小时,今天上班还是昏昏沉沉,开会时差点睡着”“周末补了两天觉,反而更累了,连逛街的力气都没有”,这样的困扰想必很多人都有过。在大家的认知里,犯困就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只要多睡一会儿就能缓解。可现实是,不少人每天睡够 8 小时甚至更久,依然摆脱不了挥之不去的困意,这背后可能不只是 “没睡好” 那么简单,甚至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气血失衡就是常见的诱因之一。

很多人把犯困等同于 “懒” 或 “作息乱”,却忽略了它可能是多种身体问题的信号。气血就像身体的 “能量供给系统”,气负责推动血液循环,血负责输送营养,一旦两者不足或运行不畅,身体各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大脑自然会处于 “低电量” 状态,表现为持续犯困、提不起精神。这种犯困和普通熬夜后的疲惫不同,即使补觉也很难缓解,还可能伴随其他不适。
但犯困也不单单是气血的问题,还可能和其他健康状况有关。比如睡眠呼吸暂停,有些人睡觉会打鼾,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会导致夜间大脑反复缺氧,虽然睡眠时间够了,但睡眠质量极差,白天自然昏昏欲睡。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让身体代谢变慢,就像发动机转不起来,人会变得嗜睡、乏力,还可能伴随怕冷、体重增加。

脑供血不足也会引发犯困,颈椎问题、血管狭窄等都可能导致脑部血液流通不畅,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就会出现头晕、犯困、反应变慢的情况。另外,长期的情绪压力或焦虑,会让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即使睡着了也属于 “浅睡眠”,无法真正休息,白天同样会感到疲惫不堪。
虽然犯困很常见,但如果伴随特定症状,就需要格外留意,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及时关注健康。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持续不缓解的犯困,普通疲惫在休息 1-2 天后会明显改善,而病理性犯困会持续一周以上,不管是静坐、开会还是看电视,都容易不由自主地打盹,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第二个症状是伴随头晕乏力、脸色差,气血不足或贫血的人,除了犯困,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站起来眼前发黑,平时总觉得没力气,脸色苍白或萎黄,嘴唇和指甲颜色也偏淡,这是因为血液无法充分滋养身体各部位的表现。
第三个需要警惕的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大脑长期处于 “缺氧” 或 “营养不足” 状态,会影响认知功能,表现为记不住事、反应变慢,工作时难以专注,这也是气血失衡或其他健康问题的间接信号。

如果长期睡够 8 小时仍频繁犯困,且伴随上述症状,及时做相关检查是明确原因的关键。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看看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指标是否正常,这和气血状况直接相关。甲状腺功能检查能排查甲状腺是否存在功能异常,毕竟代谢快慢会直接影响精神状态。
睡眠监测是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方式,通过记录夜间的睡眠情况,包括呼吸、心率等,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睡眠中缺氧的问题。如果伴随头晕、头痛,还可以做头颅 CT 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部血管或结构上的异常,确保脑部供血正常。对于长期压力大、情绪不佳的人,简单的情绪评估也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理因素导致的犯困。
想要摆脱 “越睡越困” 的困境,预防和调理比治疗更重要。规律作息是基础,尽量避免熬夜,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即使周末也不要过度补觉,否则会打乱作息节奏,反而加重疲惫。
饮食调理要注重营养均衡,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于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瘦肉、豆制品等,避免长期吃生冷、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影响气血生成。同时要注意三餐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让身体能稳定吸收营养。

适度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脑部供血,每天花 30 分钟做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瑜伽等,避免久坐不动。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不仅容易犯困,还可能引发颈椎问题,加重脑供血不足。
改善睡眠质量也很关键,睡前避免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远离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可以试试泡脚、听舒缓的音乐,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帮助身体进入深度睡眠。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培养兴趣爱好,让身心得到放松,也能有效缓解犯困问题。
犯困看似是小问题,却可能隐藏着气血失衡、代谢异常等多种健康隐患,长期忽视可能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身体的预警信号往往很微妙,及时关注、科学排查、合理调理,才能让我们摆脱困意,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这也是守护健康最朴素的方式。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