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数字技术赋能活化岭南文化

当学生们戴上导览设备,“走进”中共三大会议虚拟场景,与历史人物“对话”时,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教育,正是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网络文明教育的创新实践。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入选首批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与智慧博物馆建设重点试点单位,华南地区唯一入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全国唯一获评“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的博物馆,2024年接待观众1069.02万人次。该馆依托32万件藏品、智慧化展厅及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等平台,在内容、形式与互动体验上出“新”入“心”,让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于网络时代进一步焕发生机。

“鞋盒里的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图片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文物活化,数字技术赋能文明传承。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族情感,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深耕文物资源数字化开发,推出50个虚拟漫游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云游”馆藏精品,围绕展览策划开发“博物馆奇妙夜”“长江谜梦”“漆木寻踪”实景解谜游戏,打造沉浸式互动观展体验,“古代漫游之旅”沉浸式MR体验项目以文化遗产领域数字版权利用案例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展示,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等多方面资源优势,打造了“博览南粤”“驿路同游”“鞋盒里的博物馆”“英雄花开英雄城”等品牌教育项目,有助于促进岭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年活动场次、参与人数和策划实施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教育活动成果丰硕。

红色教育,组织沉浸式研学厚植家国情怀。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该馆推出“行走广州——追寻薪火印记”红色研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交互、音频/视频讲解、游戏道具卡等方法,引导青少年实地探访革命遗址。围绕“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党史展,创新推出沉浸式导赏,利用声光电技术还原中共三大会议场景。依托流动博物馆平台,2023年至今,将18个红色展览送到省内152所学校,让红色教育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协同共治,平台联动扩大教育半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联盟发起单位,推出“粤博乡村课堂进校园”等系列“文创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依托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平台,将活动覆盖边远地区学校及社区。2023年,与林芝市八一中学校合作开展的“粤藏馆校连线”活动,该活动荣获2023年广东省“博物馆进校园”优秀教育活动推介“十佳”项目。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馆校共建模式,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工艺的时空旅行”特展。图片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凭借卓越表现,该馆先后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连续12年获评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基地”,连续9年荣获“示范基地”。在最近三次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创下连续12年在文博界最高展览评比中获奖的历史记录。“智慧博物馆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荣获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科技创新)项目。“基于LBS多元数据融合的智慧博物馆平台建设项目”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年度省智慧旅游培育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空数智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全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特展志愿者现场讲解。图片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构建新媒体矩阵,实现千万级流量传播文明强音。通过打造“粤粤直播间”“粤赏新春”等直播活动,推出VR虚拟展览、云导赏以“博物馆里的城市记忆”系列微纪录片等数字精品,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目前,公众号粉丝超620万,小程序用户超860万人,在全国博物馆热搜榜中稳居前十。

从文物数字化到红色研学,从跨域联动到云端传播,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在以创新实践诠释“让文物说话”的时代使命,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添砖加瓦。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唐静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鲁迅   广东省   岭南   广州   纪念馆   博物馆   数字   文化   技术   红色   项目   文物   智慧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