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盼暑假去外婆家,农村的夏天总透着股舒服劲儿 —— 院儿里老槐树的影子铺在地上,风一吹就晃悠悠的。每到傍晚,外婆准会蹲在柴火灶前忙活,铸铁锅架在灶上,里头的牛腩和番茄咕嘟咕嘟冒小泡,那股酸甜混着肉香,能飘到隔壁王婶家的院子里。
等汤炖好,外婆会把刚蒸好的玉米面馒头掰开,泡进热汤里,我捧着粗瓷碗蹲在门槛上吃,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放。现在在城里住,外卖点的罗宋汤总少点味儿,后来自己试着炖,才发现原来那口惬意,在家用普通锅也能煮出来~
说起罗宋汤,不少人以为它是纯 “洋菜”,其实它在咱们这儿早被改成了 “家常款”,火了快一百年了。
早年间上海开租界,俄国侨民把这道汤带了过来,原本要用甜菜根、酸奶油,可那会儿甜菜根不好买,咱们就换成了更常见的番茄、土豆,还加了牛腩炖得软烂,慢慢成了 “中式罗宋汤”。
老上海的西菜馆里,罗宋汤是 “入门必点”,下班的工人、放学的学生,花几毛钱买一碗,配着刚烤的法棍吸溜着喝,暖乎乎的特舒服。后来这味道传到东北,加了卷心菜更实在;传到南方,有人会多放勺番茄酱提味。算不上什么宫廷菜,却是最接地气的 “百年风味”。
刚炖好的罗宋汤端上桌,铸铁锅还冒着热气,汤面浮着层淡淡的黄油花,颜色红亮得像落日,土豆块沉在底下,牛腩片露着点粉白的边。
凑过去闻,先是番茄的鲜酸钻鼻子,再品品,还有洋葱的甜和胡萝卜的香,混着牛腩炖透的醇厚。舀一勺吹凉了喝,第一口是酸甜,顺着喉咙滑下去,胃里立马暖起来;嚼口牛腩,炖得能抿碎,土豆吸满了汤汁,一咬就化在嘴里。
要是配片刚烤的吐司,掰一块蘸汤,面包吸足了汁,外脆里软,连汤带面包吃,满嘴都是香,根本停不下来!
食材选购指南(4-5 人份)
1.用量清单:牛腩 500 克、番茄 3 个(约 400 克)、土豆 2 个(约 300 克)、洋葱 1 个(约 200 克)、胡萝卜 1 根(约 150 克)、卷心菜 1/4 颗(约 200 克)、番茄酱 30 克、黄油 20 克、盐 5 克、黑胡椒少许
2.新鲜度辨别:
3.季节技巧:夏天选本地番茄,酸甜味浓;冬天土豆看有无冻痕;春天胡萝卜新鲜脆嫩;秋天洋葱味甜,炖着更香。
5 步炖出浓香型罗宋汤
第一步:处理牛腩 & 去腥味(关键!汤不腥全靠这步)
把 500 克牛腩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泡 1 小时(中间换 2 次水),泡掉血水(加少许盐能加速)。冷水下锅,加 1 片姜、2 勺料酒,大火煮开撇血沫,煮 3 分钟后捞出,用温水冲干净(别用冷水,肉会缩)。
第二步:黄油炒底料(革新点!比直接炖更浓)
热锅放 20 克黄油,小火融化后加洋葱丁(200 克洋葱切小丁),炒 3 分钟到洋葱透明出香(别炒糊)。加 30 克番茄酱,中火炒 1 分钟出红油,再放去皮番茄块(番茄顶部划十字,开水烫 1 分钟去皮切大块),翻炒 2 分钟出沙。
第三步:炖牛腩 & 加硬菜
把炒好的底料倒进珐琅锅(普通汤锅也行),放焯好的牛腩,加足量热水(没过食材 2 厘米,别用冷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盖盖炖 1.5 小时(珐琅锅锁温,比普通锅快 20 分钟)。接着加胡萝卜块(滚刀块)和土豆块(泡水里防氧化),再炖 30 分钟到软烂。
第四步:加卷心菜 & 调味(保持脆感!)
把 200 克卷心菜撕成小块放进锅,炖 10 分钟就行(别炖太久,不然会烂)。加 5 克盐、少许黑胡椒,尝味:酸甜不够加 1 勺番茄酱,咸了就加点热水。
第五步:收汁提香(革新点!汤更浓)
盖盖转中火炖 10 分钟收汁,期间搅拌 2 次防糊底。关火撒点欧芹碎(没有也行),焖 5 分钟再盛,香味更足。
最近刷短视频,总看到大家晒 “低成本快手早餐”,罗宋汤特适合!我每周炖一大锅,分成小份冻冰箱,早上热一碗配全麦三明治,10 分钟搞定,比外卖健康还管饱。
分享几个冷门技巧:1. 炖牛腩时放 1 小块陈皮,去腥味还增果香,老一辈传的招超管用;2. 想汤更奶白,最后加 1 勺淡奶油(别多,不然腻);3. 现在流行减糖,少放番茄酱,多放 2 个番茄熬沙,酸甜味更天然。
还有和罗宋汤像的网红菜:匈牙利牛肉汤,加了红椒粉更辣;中式番茄牛肉汤没放洋葱卷心菜,更清淡,配面条超爽。你们要是试过别的做法,也可以跟我分享~
你们炖罗宋汤时,喜欢加什么特别食材?我之前加过玉米,甜滋滋的挺好吃,评论区说说你的创意!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