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光鲜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款曾爆火的减肥药——诺和盈的故事。它凭借名人效应迅速走红,缔造了企业市值神话,却又被接连曝出诸多严重副作用。这背后到底是科学的创新,还是资本的黑暗游戏?它又是如何在复杂的利益链条中,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摇身一变成为减肥“神药”?让我们一探究竟 。
曾经有一款爆火的减肥药,它的故事堪称现实版的资本暗黑童话。
2022 年 8 月,全球顶流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一个月成功减重 9 公斤。大家都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马斯克说是坚持断食以及使用诺和盈。这诺和盈可不得了,它是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开发的减肥药,号称能在一年半内减重 15%,100 斤能减 15 斤,200 斤就能减 30 斤。
大佬马斯克亲自 “带货”,效果立竿见影,诺和盈迅速卖爆,母公司诺和诺德的市值直接突破 5000 亿,一个生产减肥药的企业,影响力竟然超过了丹麦一年的 GDP,这热度简直离谱。
可很快,这款减肥神药的真面目就被揭开了。不少人在网上吐槽,说用了诺和盈后恶心到不行,连续吐了两个礼拜,感觉像丢了半条命。还有人说用了 7 个月,眼睛花了,头发大把掉,40 岁的人看着像 70 岁。
更严重的是,药效反弹、抑郁症、甲亢等问题层出不穷。最新研究还显示,诺和盈会导致心脏缩小,肌肉损失率高达 40%,这哪是减肥,分明是在减寿啊!
说起来,诺和盈最早根本不是用来减肥的,它的前身是治疗糖尿病的司美格鲁泰。诺和盈是司美格鲁泰系列产品的一个分支,这个系列最早的产品叫司美格鲁泰诺和泰,原本是用来促进胰岛素分泌、治疗糖尿病的。那它怎么就转行成减肥药了呢?
原来,很多人发现用了诺和泰后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疯狂掉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诺和泰会模拟人体激素,抑制食欲、延长肠胃排空时间,但具体的药理传导逻辑到现在也没完全搞清楚。不过这并不影响诺和诺德在剂量上稍作调整,把降糖药变成了减肥药。
按道理说,科学研究都证实诺和盈有明显缺陷、副作用严重,它怎么还能火遍全世界呢?真的只是因为马斯克带货吗?当然没这么简单。美国是西方最大的医药市场,诺和诺德想大卖,就得先搞定美国。在美国医药界有个共识,推广新药,首先得搞定掌握开药权的医生群体和专家。
2023 年 6 月,美国著名健康专家卡普兰在波士顿举办讲座,对着台下 400 多名医生一本正经地说,过去几十年,美国靠运动和饮食减肥的策略失败了,得用更科学的手段,比如诺和盈。有人当场质疑他是在给药企打广告,卡普兰连忙否认,坚称自己一向客观。
可很快,路透社的调查就打脸了。过去 10 年,诺和诺德通过食品赞助、旅游报销等各种名目,一共给了卡普兰 140 万美元,他早就和药企成了利益共同体。
这只是诺和诺德收买专家的冰山一角,从 2013 年到 2022 年,诺和诺德花了 2580 万美元赞助美国医生,而且都是像卡普兰这样的权威专家,其中超过 10 万美元赞助费的就有 57 人。这妥妥的利益输送,可在美国,这竟然是合法的,不得不说,美国这法律有时候真让人看不懂。
李·卡普兰
药企搞定了医生,下一步就是让患者接受。诺和诺德的手段简单粗暴,就是广告轰炸。
2024 年 6 月,诺和诺德为诺和盈推出一条美国电视广告,内容没啥新意,却在一个月内播放量超过 20 亿次,平均每个美国人要看 7 遍。为了这条广告,诺和诺德豪掷 4200 万美元,不过这对于诺和诺德来说也只是“洒洒水”啦。
2023 年,诺和诺德的广告费用超过 5 亿美元,仅电视广告投入就超过 3 亿。当媒体全天候都在推荐某个减肥产品,想不火都难。至于副作用和后遗症,广告商才不会关心呢。
搞定了医生和患者还不够,想要赚更多钱,还得有权力撑腰。美国政府曾在去年11月份发起提案,计划把减肥药物纳入美国医保体系,诺和盈还是重点关照对象。
这要是在我国,简直不敢想象,中国国家医保局早就明确表示,减肥药再怎么审也进不了医保,因为医保的钱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减肥变美的。可美国政府债台高筑,都快破产了,为啥还要把减肥药纳入医保呢?答案不言而喻,背后肯定有利益输送。
根据非营利性机构 “公开秘密” 统计,诺和诺德从 2003 年起就重金游说美国国会,2023 年更是聘请了 13 家职业游说公司,花了 500 多万美元,动用 77 名政治掮客从中运作,效果显著,去年游说的 6 项减肥药相关法案,3 项获得通过。
政客们赚得盆满钵满,却让纳税人用自己的钱和身体健康买单,减肥药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他们根本不在乎。
美国白宫在官网宣布原文
美国白宫在官网宣布内容翻译
曾经我国也有过类似的案例,我国的权健公司打着保健品能治病的旗号,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等手段,让无数消费者上当受骗。很多人以为吃了权健的保健品就能包治百病,结果不仅病没治好,还耽误了治疗时机,甚至有人倾家荡产。这和诺和诺德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都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用虚假宣传来谋取暴利。
再看看美国,医药资本的运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从专家、医生到患者,再到政府,每一个环节都被资本渗透。就像当年的普渡制药,推广阿片类药物,号称镇痛神药,在收买医生上花了两个亿,广告轰炸和国会游说也砸下天文数字,还刻意隐瞒药物成瘾的事实。
结果呢,20 年营销赚得盆满钵满,却让美国超过 900 万人阿片类药物成瘾,每年 8 万人死于阿片服用过量。虽然美国政府事后对普渡制药进行了重罚,但对于那些因药物滥用家破人亡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切都太晚了。
在这样的资本运作下,消费者的权益完全得不到保障。我们作为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不能让资本的贪婪践踏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所以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药,如果有,那大概率是资本精心包装的一场骗局,背后的套路和代价,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告诉你。我们在追求健康和美丽的道路上,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资本牵着鼻子走。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