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迪女儿毕业:老大进高盛,老二选创业,父亲默多克很宠老来女

当 24 岁的格蕾丝穿着白裙配香奈儿拖鞋在耶鲁校园拍下毕业照时,她脚下那双看似普通的拖鞋,够普通家庭支付大半年房租。而比她小两岁的妹妹克洛伊,刚从斯坦福拿着双学位证书,转身加入了一家神秘科技公司。

这对被网友戏称 “投胎天花板” 的姐妹花,一个进了金融圣殿高盛,一个押注科技创业,背后站着把她们宠上天的传媒大亨父亲默多克,还有那位被称为 “人生规划大师” 的母亲邓文迪。她们的毕业季,与其说是青春纪念册,不如说是一场顶级资源的展示秀,比《顶楼》的剧情还精彩。

0.7% 录取率背后的资源密码

高盛 2025 年的暑期实习录取数据一出来,全网都倒吸一口凉气:36 万人申请,最终只录取 2600 人,录取率仅 0.7%,比考清华北大还难上十倍。可就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里,格蕾丝和克洛伊姐妹俩不仅轻松拿到实习名额,姐姐还直接转正成了正式员工。

这事儿让不少熬夜改简历的金融学子破防了:“我们刷题到脱发,人家靠爹躺赢?” 说起来格蕾丝的专业其实和金融八竿子打不着,耶鲁大学历史和东亚文学专业,听起来更适合去当研究员或编辑。但她的实习履历表却亮瞎眼:从 WeWork 到《华尔街日报》,从时尚品牌 Charlotte Tilbury 到佩斯画廊,横跨科技、媒体、时尚、艺术四大领域,活脱脱一部 “顶级资源体验记”。

最关键的是,她爹默多克和高盛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铁。当年默多克把 21 世纪福克斯卖给迪士尼,这笔天价交易直接给高盛带来 1.05 亿美元佣金,相当于给投行送了个超级大红包。有这层关系在,格蕾丝进高盛就像走亲戚串门一样顺理成章。高盛内部员工私下透露,纽约投行部的消费零售组本来就是 “关系户重灾区”,但像格蕾丝这样 “带资进组” 的情况还是少见 —— 毕竟她爹的传媒帝国随便投个广告,就能让高盛客户的股价波动几个点。

不过话说回来,能从耶鲁毕业,格蕾丝的学习能力肯定不差,而且她跟着母亲邓文迪在各种名流聚会上练出的社交手腕,也是投行最看重的软实力。就像网友说的:“人家不光有个好爹,自己还是名校学霸,这组合拳谁顶得住?”

妹妹克洛伊走了条不同的路。这个身高 1 米 8、气场全开的斯坦福高材生,放弃了高盛的橄榄枝,选了家连名字都没公布的科技初创公司。

这操作看似迷惑,实则精明得很。要知道默多克 2025 年刚给一家 AI 新闻生成公司砸了重金,而克洛伊学的计算机专业正好派上用场。科技圈的人都在猜,这家神秘公司说不定就是默多克布局未来的棋子,克洛伊进去可不是打工,更像是替家族抢占科技赛道。斯坦福的双学位也不是白拿的,计算机 + 政治经济学的配置,完美适配科技公司的商业布局需求。

有知情人士爆料,这家公司的早期投资人里就有默多克家族办公室的影子,要是将来成功上市,克洛伊手里的股权能让她直接实现财富自由,比在高盛当打工人爽多了。

老来女的人生护城河

默多克对这两个老来女的宠爱,可不是送包送珠宝那么简单,而是直接给了座金山。迪士尼收购福克斯那笔交易完成后,格蕾丝和克洛伊从家族信托里分到了 4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268 亿,这还不算专门为她们设立的 GCM 信托里的资产。

也就是说,这对姐妹光是躺着收信托收益,每天就能进账几十万,工作对她们来说真就是体验生活而已。默多克的家族信托玩得相当溜,把 1100 亿人民币的资产装进不同信托池,既保证了财富传承,又避免了子女争产的狗血戏码。虽然邓文迪的两个女儿没有投票权,但光是收益权就够她们富三代了。

这一切都离不开邓文迪的 “虎妈兵法”。当年她嫁给 68 岁的默多克时,对方本来已经不想生孩子了,结果邓文迪硬是说服老公用冷冻精子生下两个女儿,这操作直接让两个孩子锁定了亿万富翁身份。

更厉害的是,在默多克前妻和子女激烈反对的情况下,她还是让女儿们挤进了最肥的家族信托受益人名单。有媒体算过账,邓文迪为女儿争取到的资产,加上她自己分到的北京故宫旁四合院(价值超 1500 万美元)和 1400 万美元现金,母女三人的身价早就超过 400 亿人民币。难怪网友说:“邓文迪可能不是好妻子,但绝对是顶级操盘手,给女儿们铺的路比高速公路还宽。”

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姐妹俩早就练就了上流社会的生存技能。格蕾丝跟着邓文迪走红毯、参加慈善晚宴,跟英国王室成员谈笑风生;克洛伊则在科技峰会露脸,跟硅谷大佬讨论 AI 未来。她们的社交圈含金量高得吓人,格蕾丝那位看似普通的华人男友,家里其实是做新能源生意的,跟默多克的投资版图正好互补。这哪是谈恋爱,分明是资源整合。对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毕业即失业,每天为房贷发愁,这对姐妹的人生简直是开了金手指。

但话说回来,她们也不是只会炫富的花瓶:格蕾丝在耶鲁的论文得了 A+,克洛伊的编程能力在斯坦福也是顶尖水平。只能说,当普通人还在为起跑线焦虑时,她们已经站在了终点线附近。

人生的差距

格蕾丝和克洛伊的毕业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阶层差异的现实。0.7% 的高盛录取率对普通人是天堑,对她们却是跳板;风险极高的初创公司对别人是赌博,对她们却是家族战略的一步棋。这背后既有默多克 268 亿家族信托的硬核支撑,也有邓文迪步步为营的人生规划,更离不开耶鲁、斯坦福这样的名校光环。有人酸溜溜地说她们 “赢在子宫里”,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在优渥环境里依然保持着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职业规划。

这场毕业季大戏最耐人寻味的,是姐妹俩的不同选择:一个拥抱现成的金融资源,一个探索未知的科技蓝海。这既体现了她们的个人兴趣,也暗藏着家族资源的优化配置 —— 金融保底,科技博高收益。

默多克的宠爱不是简单的金钱堆砌,而是给了女儿们试错的底气和无限的可能性。就像网友调侃的:“我们上班是为了生存,人家上班是为了体验生活,这就是有无好爹的区别。”

但故事也不全是关于特权。邓文迪教女儿的不仅是怎么继承财富,更是如何创造价值。格蕾丝在高盛虽然有背景加持,但能从竞争激烈的实习转正,说明她确实有两把刷子;克洛伊放弃安稳选择创业,也展现了新一代的野心。

或许我们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投胎,而是怎样在自己的赛道上努力奔跑。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肩膀或许不高,但每一步踏实的脚印,都是自己人生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父亲   女儿   邓文   斯坦福   耶鲁   科技   家族   托里   人生   公司   录取率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