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今年57岁,是社区里有名的“面食达人”。她几乎每天的早餐不是花卷、馒头,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她总自豪地说:“吃面养胃,好消化!”可半年前,王阿姨突然感觉身体总是乏力、肚子胀、体重悄悄增加。
家人带她体检时,医生却反复追问一个看似寻常的问题:“您平时在哪里买面粉?”一句话把她问懵了:难道面粉也有风险?

医生接着补充:“最近,市场上部分‘毒面粉’被官方点名曝光,很多人压根没当回事。”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爱吃面的人可不少,但到底什么是“毒面粉”?
它究竟有哪些危害?你日常吃的面安全吗?对于面食爱好者来说,这道隐形的“健康考题”,你知道正确答案吗?到底是谁在“偷走”我们的健康,下文将揭晓。
爱吃面到底安不安全?专家有话说,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权威部门,多次在面粉专项抽检中发现部分产品含有不合规添加剂、重金属超标,甚至掺杂劣质原料。
这些被点名的“毒面粉”或因添加了“溴酸钾”“吊白块”等违法成分被曝光。2023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查了市面上62批次面粉,有7批次检出“过量添加剂”,占比超11%。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长期摄入含溴酸钾食品,患肾脏疾病风险升高约22.5%。溴酸钾是一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致癌物的物质。

在国家严格禁止添加后,少数不法商贩仍偷偷使用。还有一些劣质小作坊,因缺乏卫生监管,面粉极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危害肝脏健康。
专家强调:“不少消费者误以为大牌商超买的面粉就一定安全,其实还要看产品标签、检验报告,不是越白越好,更不能贪便宜选来历不明的‘散装粉’。”
很多爱吃面的朋友最关心的是:“偶尔买到问题面粉,真有那么大危害吗?”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长期食用的危害更大。
肾脏受损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溴酸钾在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均显示出对肾小球有直接毒性。部分慢性肾病患者,溯源后都与长期食用劣质面粉有关。
胃道受刺激、消化功能下降
超50%劣质面粉掺杂的非法添加剂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胀、便秘,甚至增加大肠癌风险。

肝脏和免疫系统负担添加
如黄曲霉毒素即使极低剂量,对肝细胞损伤不可逆,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致癌物。调查显示,每年因食品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的肝癌高达8万人。
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伤害更明显
这些群体肝肾功能较弱,毒素积累速度快,发生急性中毒的风险是普通成年人5倍以上。
权威专家强调:“吃一口毒面粉,短期内或许难察觉,但长期积累,慢性中毒悄无声息地蚕食健康。尤其第3点你可能忽视,哪怕买了‘大品牌’,也应仔细看标签与合格证。”
对于爱吃面的人来说,想吃得更放心,关键还是要学会选对面粉、防范风险。
认准有国家标准认证的正规品牌,优先选择有“SC”标志及批次检验合格证的面粉产品。不贪便宜、不买来路不明的散装面粉。

看清配料表:避免选择“增白剂”、“吊白块”、“溴酸钾”等明令禁止添加剂的产品。若发现面粉标签信息模糊、无明确产地和批号,要提高警惕。
适当变换饮食结构,粗细搭配。比如用荞麦、全麦等杂粮面粉部分替代精白面,更有助于稳定血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降低慢性病风险。
面食尽量蒸煮为主,少煎炸,减少有害物质摄入,同时注意烹饪卫生,防止面制品因储存不当而霉变滋生有害菌。
专家建议:“一旦身体出现莫名乏力、腹泻、皮肤发黄等症状,尤其是食用面制品后加重,建议尽快就医检查。”日常备面粉时,“宁可多花几元买放心货,绝不图省钱把健康搭进去。”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安全评估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中溴酸钾健康危害解读》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发布会纪要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