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娶小20岁女学生,毛主席看了他头顶一眼,开了个玩笑

1942年的延安,一场原本为促成他人姻缘的谈话,意外牵出了贺龙与薛明的情缘。时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的贺龙时年46岁,而来自天津的延安县委组织部长薛明仅26岁,两人20岁的年龄差并未成为情感的阻碍。这场婚姻的起点颇具戏剧性——贺龙原本受林彪之托,劝说薛明去规劝其好友叶群妥善处理林彪的情书问题,不料在接触过程中,贺龙与薛明却互生好感。

贺龙先前有三段婚姻,原配徐月姑病逝,他按家乡规矩在丧期续娶向元姑,后面又把艺人胡琴仙纳在家中,这些名字在他的人生里排成一串,前后相连,时间节点清清楚楚,转到部队忙起来,心思压在行军训练和工作上,与红军女战士蹇先任走在一起,女儿出生取名贺捷生,名字是萧克起的,战火一年紧过一年,人各处奔走,见面少,想法差距慢慢显出来,这段婚姻停住,等他遇见薛明,那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将领,身上有股细致真诚的劲儿,外表是硬骨头,做事讲分寸,这些在近处看得明白。

薛明晚年说起一个雨夜,她去驻地汇报,回程她心里把路程算得明白,以为很快能回到住处,天说变就变,大雨压下来,路面成泥水,泥浆拖脚,人一使劲就打滑陷进去,贺龙说送一程,回头把她从坑里拽起,闪电一亮她看清他,长筒皮靴,白衬衣扎进灰裤子里,腿长步子大,年纪摆那儿气质稳,走到她住处附近他停下,指了指方向就折回去,这种分寸感她记得牢。

两个人的事有组织看着推进,彭真当面对薛明说过,老贺不上窑洞谈恋爱,他要去前线打仗,我们看你们可以成家,话说得直,节奏也快,先把要紧事摆在前面,在延安常见的由组织牵线的法子,干部忙,时间紧,这对人就这么顺着往下过,感情在这种安排里慢慢长出来,组织说合适,就把手续往前推,人按流程走,1942年8月1日登记成婚,林彪和叶群比他们早一个月办婚事。

婚礼过后毛泽东见到贺龙,指着他头顶打趣一句,贺胡子这回算是找到归宿,话音不重意思清楚,这一句里带着认可,贺龙对薛明的心思也摆在外面,他在公开场合说过,把生命和财产全部献给党,家里这位薛明归自己,前前后后说法一致,话放在正式场合里更显清楚。

新中国建立以后这段婚姻一路跟着起落,这四个字用得稳妥,家里日常薛明照看,遇到风浪两个人一起扛,纪录片忠贞里有一幕,文革期间贺龙被带走,他伸手望向妻子,薛明站在原地看着载着丈夫的车走远,画面定在那一瞬,这段影像像一枚标记按下,延安那个夏天就被记在两个人的生命里,是他们的家庭事,像那时很多革命者的婚姻样本,有组织牵线,个人选择在里头,战火里结伴前行与守望的意味就这么留在历史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历史   头顶   玩笑   贺龙   延安   婚姻   分寸   住处   战火   有组织   场合   心思   家里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