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寒冬来袭?不是没人离世,而是年轻人不愿再花这笔钱了

殡葬专业连续四年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线,就业率近乎100%,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了。按理说人才这么抢手,行业应该红火得很。

可事实恰恰相反,2024年五大上市殡葬企业总营收同比下降19.3%,"殡葬业第一股"福寿园净利润更是腰斩式下滑52.8%。

这就奇怪了,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1亿,2024年死亡人数约1093万,比4年前增加了10%,殡葬企业怎么反倒不赚钱了?

传统殡葬业的“寒冬”

要是把时间倒回十年前,传统殡葬业可是妥妥的“香饽饽”,随便一个环节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就拿传统墓穴来说,当时一线城市周边的墓地价格每年都以10%-15% 的速度上涨,一块面积 1-2 平方米的普通墓穴,售价轻松突破10万元。

地段好、“风水佳” 的墓穴更是能卖到 30 万 - 50 万元,有的甚至被炒到上百万。

而且,即便卖的贵,那些墓穴也根本不愁卖。

很多墓园刚推出新的墓穴片区,不到半年就能售罄,不少家庭还得托关系、排队才能买到满意的墓穴。

除了墓穴,传统殡葬服务和用品的价格也高得离谱。

一场传统葬礼下来,从遗体接送、化妆、告别仪式,到购买花圈、骨灰盒、寿衣等,整套流程的费用少则 3 万 - 5 万元,多则 10 万 - 20 万元。

当时市面上一个普通的骨灰盒,成本可能就几百元,可售价却能达到几千元,高端的实木骨灰盒更是标价数万元。

花圈的价格也不低,一个普通花圈要几百元,装饰华丽的花圈能卖到上千元。

即便价格如此之高,消费者也没得选。

毕竟传统殡葬服务的门槛高,能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多,基本处于“卖方市场”,大家只能被动接受高价。

据当时的行业数据显示,传统殡葬业的平均毛利率能达 60%-70%,远超很多行业。

而且,部分头部殡葬企业的年营收增长率,甚至能保持在 20% 以上,盈利能力相当惊人。

可如今,传统殡葬业的风光早已不在,很多业务都陷入了 “无人问津” 的困境。

根据2024年全国殡葬行业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传统墓穴的年销量以每年18%-22%的速度下降,2024年的销量较 2021 年相比,直接腰斩。

以前门庭若市的墓园,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很多墓园的墓穴库存积压严重,有的墓园推出的新片区,开售一年多,销量还不到预期的 30%。

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墓园不得不降价促销,有的甚至把墓穴价格下调 30%-40%。可即便如此,购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比如某一线城市周边的一家传统墓园,2021 年时,一块 2 平方米的墓穴售价 45 万元,当年就卖出了 80 多块。

到了 2024 年,同样规格的墓穴降价到 28 万元,全年却只卖出了 20 多块,销量下滑幅度让人咋舌。

与墓穴处境一样,传统殡葬用品的销量也遭遇了 “滑铁卢”。

以前热销的高端骨灰盒、豪华花圈等产品,现在的销量大幅下降。

某殡葬用品批发商透露,近三年来,高端骨灰盒的销量下降了 50% 以上。

以前,商家基本上每个月能卖出 20-30 个万元以上的骨灰盒,现在每个月最多只能卖出 5-8 个。

花圈的销量也下降了 40% 左右,尤其是价格超过 500 元的花圈,几乎没人买,现在主要靠销售 100-200 元的普通花圈维持生意。

传统殡葬服务的订单量也大幅减少,很多提供传统葬礼服务的机构,订单量较三年前下降了 35%-45%。

不少小型殡葬服务公司因为业务量不足,不得不裁员、缩减规模,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曾经高不可攀的传统殡葬业,如今正一步步走进 “寒冬”。那么,曾经暴利的殡葬业,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原来,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殡葬消费的主力军,殡葬业原先那种高暴利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年轻人更注重理性消费,在面对殡葬这件事时,他们不再盲目追求高价的传统殡葬方式,而是选择更经济、更环保的替代方案。

如此一来,年轻群体便催生了一股传统殡葬方式的替代浪潮。

新的殡葬方式

如今,生态葬、海葬等新型殡葬方式,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重要选择。

生态葬包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多种形式,通常是将逝者的骨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不仅环保,而且费用相对较低。

以树葬为例,一般只需要支付几千元的费用,就能为逝者选择一棵专属的树木,将骨灰埋在树下。

这样一来,既实现了 “入土为安” 的传统观念,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比树葬来说,海葬则更加经济。因为,很多地方的海葬服务是免费的,或者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对于追求简约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开支,还能让亲人以一种更自由的方式回归自然,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那么,年轻人的殡葬观念为何出现了如此大的改变?要知道,在这之前,给去世的人大操大办才是较为“主流”的做法。

年轻人殡葬观念的大转变,背后有两大关键推力在起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压力。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可不小,房贷、车贷每个月都得按时还,还有日常的生活费、孩子的教育费等。

一笔笔开支压得人喘不过气,能自由支配的钱本来就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而像殡葬这种靠“面子”支撑的消费,就成了被挤压的对象。

毕竟比起花几万块办一场隆重的葬礼,把钱用在还房贷、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上,显然更实际。

除此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前的陪伴比死后的排场重要多了。

以前大家总觉得,死后把葬礼办得风风光光,就是对亲人最大的孝顺。

可现在年轻人更看重的是,在亲人活着的时候,多花时间陪伴他们,陪他们聊天、旅游,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能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要是生前对亲人不管不顾,等到人走了才靠大办葬礼来 “装孝顺”,不仅没意义,还显得很虚伪。

这种 “重生前、轻死后” 的情感认知,让大家对殡葬的 “面子消费” 越来越抵触,也推动着观念向理性转变。

就这样,在新型殡葬方式的冲击和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下,传统殡葬业的“寒冬”渐渐来袭。

为解决传统殡葬业的“寒冬”困境,转型势在必行。

殡葬业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借鉴生态葬、线上追思等新型方式,推出更多环保、低价的服务与产品。

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减少“面子消费”项目,增加情感关怀类服务,以此贴合当下消费者理性、注重情感的需求,重新赢得市场认可。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057143709727416&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美食   寒冬   殡葬   年轻人   墓穴   传统   花圈   销量   骨灰盒   墓园   方式   葬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