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全球支付市场又起波澜。
一份由SWIFT发布的最新报告悄悄透露出货币格局的新变化:美元份额降了,欧元猛涨,人民币却一连几个月“跌破3%”,让不少人心里发紧。

看着那2.93%的数字,别说外行了,就连不少金融圈的人都皱了眉头。
但要真以为人民币在退步,那就上了“统计”的当。真正的牌局,远比这数据更复杂。
先从最大牌的美元说起。
46.94%的份额,虽然还是全球第一,但已经悄悄比上个月少了整整1个百分点。在货币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系里,1%不是小数,那是实打实的全球资金流动在换路子。
怎么回事?美元以前靠啥称王?靠石油贸易,靠全球结算定价权,靠美联储一声咳嗽全球市场打喷嚏。可这两年,风向变了。

2025年上半年,美元汇率一口气跌了10.8%。这对跨境贸易结算来说是个大问题。谁都不愿意用一天天在贬的货币结算。
欧洲的买家开始跟美国出口商谈判:“咱用欧元结算,别老用美元了,换汇成本太高。”亚洲这边也差不多,东南亚和中东不少国家,开始试着绕开美元,用本币或者其他货币结算。
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周期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资本流动开始往外跑,对美元的需求没之前那么旺了。
别看美元还是老大,但那副“全球通吃”的气势,明显软了几分。
接着聊一下8月最亮眼的“逆袭王”——欧元。
25.6%的支付份额,是近几个月欧元打出的最好一张牌。要知道它在2024年最惨的时候,份额一度跌到21%,差点就“退群”了。
谁都知道,欧元之前的低谷,主要是被俄乌冲突打了个措手不及。2022年那会儿,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欧盟瞬间断了一个最主要的能源结算通道。原来用欧元付钱买的天然气、石油,一夜之间结不成了。
这还不算完。为了不挨冻,欧盟不得不临时转向挪威和美国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可这些交易很多是用美元结算的,欧元结算路径一下子被打乱,份额迅速缩水。

但欧元区没躺平,2024年底开始慢慢回血。
先是能源供应链修复了,LNG船队增加,美国和挪威的气也运得更顺了。再加上欧洲央行政策调整得当,欧元没那么“弱”了,对外支付吸引力也在恢复。
从2025年1月的22.5%一路涨到8月的25.6%,每月一个小台阶,走得稳当又扎实。
别看现在还没回到2021年那会儿的39%巅峰,但这股“翻身”的势头已经出来了。尤其是最近5个月,欧元硬生生涨了3.36个百分点,而美元掉了2.74%,这场“货币拉锯战”,已经看出苗头。
说回到人民币这个“搅局者”。
8月份份额是2.93%,对比7月只涨了0.05个百分点,看起来“挺没劲”。甚至从4月开始就一直在3%以下晃荡,让很多人觉得是不是人民币国际化遇到瓶颈了?
可要是只盯着这个数字,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SWIFT的统计,根本看不到人民币的全部身影。因为大量人民币跨境支付,并不走SWIFT这条“高速公路”,而是走咱自家的“国道”——CIPS系统。
这个CIPS系统,别小瞧了,它是人民币专用的跨境支付系统,现在已经覆盖了189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的有176家银行,间接参与者超过1500家。
2025年上半年,CIPS处理的业务金额超过90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上万笔交易在跑。而且它现在越来越不依赖SWIFT了,6月刚签了6家外资银行作为直接参与者,意味着这些银行以后能直接用CIPS通道,不用绕道SWIFT。

这相当于啥?就像一条村里的人都原来走村口唯一的大路(SWIFT),现在修了条新桥(CIPS),还更近更快。自然没人愿意绕远路。
更别提人民币还签了一堆货币互换协议。9月初,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签了3500亿人民币的协议,跟瑞士签了1500亿,跟匈牙利签了400亿,加起来5400亿。
这些协议背后代表的是实际贸易。瑞士的钟表、匈牙利的汽车零件,今后就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了,省了不少汇兑成本。钱转得快了,自然用的人就多了。
换句话说,人民币走的不是SWIFT那条老路,而是在铺自己的“快速通道”。
那么全球格局要怎么看?
现在全球支付份额,美元46.94%,欧元25.6%,英镑6.76%,日元3.37%,加元2.96%,人民币2.93%。排在前五的,全是老牌发达国家。人民币虽然是第六,却是唯一一个来自新兴市场的“种子选手”。
更重要的是,这场游戏已经不只是份额的比拼,而是路径的多样化。
美国一直把SWIFT当作金融武器,谁不听话就踢谁出去。俄罗斯被踢的那次,很多国家都看傻了:原来“老美”说断就断,那得赶紧自建后路。
于是,巴西、印度、中东、非洲,纷纷开始探索本币结算。咱CIPS系统也趁机大扩张,跑得飞快。
而人民币的策略就是“四两拨千斤”——不抢SWIFT的风头,但悄悄把自己的路铺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稳。
SWIFT里人民币不高,现实中人民币很忙。
现在你再回头看人民币“跌破3%”,是不是觉得那不过是统计角度的问题?实际用的人不减反增,路径也更多,才是值得关注的趋势。

反观美元,虽然还占据“半壁江山”,但那座江山的底座已经不再稳固。
欧元趁机补位,人民币另辟蹊径,小币种各守一隅。跨境支付这场大棋局,已经悄悄进入“多极时代”。
未来,谁结算路径顺,谁就能多拿一杯羹。
货币的格局,早就不再只看“谁最强”,而是看“谁最灵”。
这场全球货币的洗牌,还远远没到终局。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