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晚间,恒大高管们怀揣着痛苦的心情公开了自己的“账本”,涵盖恒大集团2021、2022年的业绩公告等3份财报,这份财报自发布之日起迅速出圈,因为这两年的恒大就亏掉8120亿,总负债高达2.4万亿。
虽说许家印“保交楼”的口号并未远去,但在这么大个窟窿面前,估计任何消费者都会对恒大系的产品持有合理质疑态度;更令人耐人寻味的是恒大究竟是如何欠下这么多钱的,伴随着答案揭晓,普华永道瞬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普华永道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三份报表彻底送走了恒大,也令市场寒气逼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恒大的暴雷直接关系到整个预售制度下的地产市场,明明买房就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易,被恒大这么一折腾,颇有些“赌博”的感觉了。
当时几乎所有行业在这份令人瞠目结舌的报表面前都不知道该如何发表看法,这些债务数据实在过于庞大了,2年欠的钱都能赶上一个中小型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确实是“负可敌国”。
网络上很快就传来了一种分析:房产行业一旦倒下,将会影响全社会所有行业,和国民经济绑定太深,一旦倒闭后果非常严重,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全部受牵连。
在市场信任度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恒大的债务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未来只会高于2.4万亿这个数字。
都说资本是趋利避害的,恒大的欠款来源多种多样,有银行借的、供应商垫资的、商票、购房、金融产品等等,每一个项目都是个巨大的窟窿,但只要涉及到“借”,就一定会与信誉紧密相连,在恒大暴雷之前,他们确实有这个信誉。
历史上,恒大曾靠着许家印本身的人脉圈数次化险为夷,这也让许家印脑袋上多了些“光环”,或许大家都觉得恒大的体量摆在这里,无论如何都无法陷入真正的崩溃,亏点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事。
更有甚者,只要许家印还在露面,就会有人觉得恒大无事发生。
其实这都是错觉。
毕竟这个许老板可不是一般人,2008年恒大受冲击那么严重,他的表情总是泰然自若,说话时也是字正腔圆,还有闲情逸致去香港和那边的顶级富豪谈笑风生,这些举动还真的让他赢得了香港富豪的出手相助。
而这次暴雷前,别说普通人没想到恒大能闹出这么大动静,就连在资本市场玩得游刃有余的刘銮雄都被坑进去了,足以见得许家印惊人的“表演天赋”。
另一边,还有一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审计机构背书,这就是普华永道。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没有普华永道,恒大的暴雷一定会提前到来。
在我国法律的指引下,审计机构应该深度剖析企业财务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与真实,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审计机构还有评价职能,应该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估,从而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才能真正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功能。
这就要求审计机构必须符合一个要求:专业。
永道国际会计公司早在1981年1月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常驻代表机构、普华国际会计公司更是于1979年11月就进入北京,布局都非常早。
1991年允许建立中外合资会计师行以及国企改制、赴港上市等政策出台后,会计行业发展极为迅猛。
普华与永道在1998年合并后,又在2002年“吃”了哇安达信大中国区的审计业务,瞬间成为会计业的巨无霸;这么多年过去了,信誉这方面更是不用多说,普华永道在全球152个国家中设有860多家分公司,员工早就超过15万了。
他们也是有竞争对手的,因此被称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那是无数金融人的职业最高殿堂,只要在这里干得好,最起码这辈子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自从2009年恒大在港上市后,普华永道就一直是恒大的审计机构,这期间恒大从未换过机构,双方的合作长达十几年,普华永道几乎每年都要从恒大这里赚走4000多万。
一直到恒大那3份财报出来前,普华永道都在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银行、供应商、债权人以及小股东、购房者都有可能在普华永道的背书下选择恒大,超过2万亿的债务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两年导致的,毕竟恒大最亏的两年加起来的亏损还没超过总负债的一半,而那两年也正是恒大被市场完全放弃的两年。
一家门槛极高、精英云集的顶尖审计公司,要说他们没看出来恒大玩弄资本的手段,说出来有人信吗?
许家印本人被逮捕后,普华永道也走上了一条不可逆的下坡路。
“审计四大”格局将变动
对于审计机构而言,信誉就代表着一切,是机构的“生命”。
事情发生后,一名审计人士接受采访时便断言:“按照过往相关案例,只要被处罚就意味着‘实锤’,将会直接影响客户的资本运作,导致上市公司解约潮扩大,今后普华永道的可信度将会大打折扣。”
在中国市场上,普华永道的客户都是大客户,比如在2023年收费高达5900万的中国电信,在这之上还有两家更大的客户,分别是中国银行和中国人寿。
2023年的市场还很稳定,而到了2024年普华永道的前8大客户全部改聘或调整了合作内容,这可并非是“墙倒众人推”,而是这类公司对于风险的容忍度极低,必须要规避一切潜在风险维护声誉,换一家审计公司,就代表着自证清白。
再加上审计业务本就是具有连贯性的,一旦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选择改聘,大概率会采取长期合作的模式。
2024年9月中旬,财政部也公布了对普华永道的行政处罚决定,明确指出:其广州分所在恒大地产2018年至2020年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明知其财务报表存在重大过错而不予指明,发表不恰当统计意见,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其中,2018年审计项目违法行为罚款1.16亿、2019及2020项目违法行为罚款3.25亿,同时给予普华永道警告、暂停经营业务6个月、撤销其广州分所的行政处罚。
业内人士看到这份声明也并没有觉得任何不妥,这已经是顶格处罚了,因为这起造假案带来的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财政部在列举普华永道违法、违规行为时也体现了充分的专业性。
被处罚后的普华永道也没有任何进一步动作,表明他们认可处罚结果。
对于机构的业务来说,基本就是被判了“死缓”了,信誉扫地,什么就都没了。
光是在当年12月,就有超过1100只基金宣布与普华永道解聘;若是从3月开始算起,已经有超过4000只基金不再选择普华永道,普华永道也从原本45%的市场占有率锐减至不足10%。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随着其他三家会计事务所不断承接从普华永道出走的客户,未来大概率只能成为“三大”了。
在普华永道内部,一股怨气是从上冲到下,首先是恒大地产审计团队的所有成员全部被解约,母公司要求管理层成员去承担责任,还在中国区任命了新的领导团队,努力消除负面影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倒下仅需一纸声明。
更离谱的是,他们不仅在中国市场出事,在国际市场也一样在出事,英国普华永道才被处以1500万英镑的罚款,这与伦敦资本金融公司的欺诈活动有关。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评价道:“这就正说明了普华永道不是在中国被许家印搞关系拉下马的,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和行业竞争。
审计机构也是公司,自然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客户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维护好了业务关系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当其分公司遇到像许家印这种“一言堂”时,就会在审计中放松标准,甚至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要么就是发现问题后隐瞒不报。
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审计的公正性,还违背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行业竞争压力大也是客观事实,普华永道为了稳住“第一把交椅”的位置,总是会采取降低审计费用、缩短审计时间的方式,这就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为了抢客户,他们也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做出妥协,从而失去应有的原则和底线。
在接受处罚后,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姆德也坐不住了。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在会见康姆德时,康姆德表示:“对恒大地产项目审计违规的行为深感痛心,普华永道将坚决服从、完全遵守财政部所作出的处罚决定,提高审计质量,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
郭婷婷则表示:“财政部坚持依法行政,对包括‘四大’在内的所有在中国执业的会计事务所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从未来的市场来看,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监管部门也面临着重要课题。
就算普华永道全球主席都被迫现身了,但丢失的信誉是回不来了。
一家长年与普华永道有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高管表示:“会计事务所都是合伙制,各个分所情况有所区别,就算其他分所没有问题,但是普华永道的审计业务是整体受损的情况,找了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也会被质疑。”
未来的普华永道是否能成功度过这波危机还不得而知,这也能看出许家印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普华永道如今也在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重建市场声誉,才能在未来实现“重塑荣光”的可能。
就目前而言,普华永道正渐行渐远。
可以说,天价罚款并不是终点,在创纪录的处罚强度之下,每一家珍惜声誉的上市公司都会去找寻新的合作;他们在帮助恒大做事的时候恐怕压根就没意识到后果。
前面没有被杀死的鸡,所有的猴都不知道害怕。
参考资料
最新披露!恒大负债超2.4万亿 光明网
普华永道“顶格”罚单落地!基金公司陆续解约 四川观察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