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张照片便是曾经奉系军阀里的风云人物——杨宇霆的墓地,虽说规模并不算小,但由于历经近百年的风雨侵袭,加上年久失修和无人修缮,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那这位风云人物,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1885年,杨宇霆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父亲杨永昌以开大车店为生,最初反对他上学,认为读书无用,但经过启蒙老师高先生的劝说,杨宇霆得以进入私塾。
而杨宇霆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父亲证明了他的能力,16岁的时候,他考中了秀才,然而就在科举制度废除的第二年,他选择了远渡重洋,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专攻炮兵科。
在日本的学习期间,杨宇霆不仅学业优异,还结识了很多后来的军界重要人物,如于珍、邢士廉、熙洽等,这些人都是后来东北军内的重要人物,他们经常一起谈论国事。
而除了这些人物之外,杨宇霆还与孙中山、蒋介石、傅作义等人有书信往来,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军事和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1年,杨宇霆学成回国,投身军界,一开始,他在长春陆军找了一份工作,不久便因才华出众被张作霖赏识,调至二十七师担任参谋长,也从此刻开始,他正式进入了奉系军阀的行列,与张作霖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合作。
在张作霖的麾下,杨宇霆迅速展现出了他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他协助张作霖逐步打开了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成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被誉为“智囊”和“小诸葛”。
在军事上,杨宇霆主张改革军事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军官,提高了奉军的战斗力,他还成功截留了运往南方的军火,为奉军的大量招兵买马提供了有力支持。
杨宇霆还督办奉天兵工厂,从国外请来专家,提升了兵工厂的生产能力,让奉军装备了更多自制的武器弹药,增强了奉军的军事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杨宇霆还推动了东北海军的建立,让奉军拥有了自成体系的海上力量,这不仅增强了奉军的部队实力,还使东北的海防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经济方面,杨宇霆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他制定了田赋制度,从军阀、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杨宇霆还通过修建公路、改善交通等措施,促进了东北商业的繁荣,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
在外交上,杨宇霆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面对日本公使的刁难和侵略要求,他毫不畏惧,三言两语就将对方顶了回去,他深知日本对东北的野心,因此在对日交涉中始终坚持原则,尽量维护东北的利益。
虽然无法完全挡住日本的侵略步伐,但杨宇霆在外交上的努力仍然为东北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可杨宇霆的才华和权力欲也逐渐膨胀,他与张作霖之间也不在那样如胶似漆,尤其是在张作霖被炸死后,杨宇霆更是以元老自居,对张学良处处摆谱,甚至以长辈的身份自居,对张学良的决策指手画脚。
1928年,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可这个决策却遭到杨宇霆的强烈反对,杨宇霆认为张学良此举是背叛了张作霖的遗志,是向国民政府妥协的表现,为此他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张学良,甚至试图阻挠这一决定。
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杨宇霆和张学良在军事上的矛盾也不断增大,杨宇霆试图通过控制铁路等关键部门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张学良则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杨宇霆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威和东北的局势稳定。
1929年1月10日,矛盾终于爆发,当天下午,杨宇霆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来到帅府进见张学良,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拟由常荫槐任督办。
杨宇霆还起草了公文,要求张学良马上签字,张学良表示需要考虑一下,但杨宇霆却步步紧逼,甚至用辞职来要挟张学良。
张学良越想越气,在当天晚上,张学良邀请杨宇霆和常荫槐到帅府商量此事,当他们一到帅府,就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人给扣押起来,随后以他们妨碍国家统一、图谋不轨等罪名,将杨常二人枪杀在老虎厅。
杨宇霆的死讯传出后,东北军内外一片震惊,许多人认为张学良此举是自毁长城,因为杨宇霆是奉系军阀中不可多得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可张学良却认为杨宇霆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事实上,杨宇霆的死与当时东北复杂的局面密不可分,在张作霖被炸死后,奉系军阀内部群龙无首,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继承权,杨宇霆作为张作霖的得力助手和奉系元老,自然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而日本人也趁机离间张杨关系,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最终做出了处死杨宇霆的决定。
杨宇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奉系军阀中的杰出代表,为当时的东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如此聪明之人,却在主次方面表现的十分愚蠢,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多年之后,张学良在纪录片中,也曾多次表示对处决杨宇霆决定的后悔,有人认为,杨宇霆不死,东北或许不会那么快沦陷,可历史没有如果。
值得一提的是,杨宇霆的墓地,在后来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杨宇霆的遗骨也被转移,如今的杨宇霆墓地,已经是烈士墓地了,并立起来一座水泥牌坊。
水泥牌坊上写着一对挽联,正联为“烈烈奇勋应共青山峙柳寒,悠悠逝水长随林木绕佳城”,副联为“山势岭呀云龙蔚起,水流婉蜓草木华兹”。
光明网:中原大战之前的少帅张学良究竟有多强? 2016-02-01
澎湃新闻:真相︱杨宇霆勾结日本帝国主义了吗? 2024-09-01
百度百科:杨宇霆陵墓
百度百科:杨宇霆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