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7月7日7时至17时,河南省大部出现37℃以上高温,中东部、南部局部达39到43℃。
高温天气下,行人撑伞出行(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高温天气下,如何有效防暑降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勇表示,需从环境调节、生活习惯、身体防护等多方面入手,避免因体温过高引发中暑等健康风险,具体方法如下。
一、减少高温暴露
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强、气温高,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选择阴凉处行走,佩戴宽檐帽或使用遮阳伞。
室内通风降温:合理使用空调、风扇降低室温,空调温度建议设在24至26℃,避免直吹。若条件有限,可用湿毛巾擦拭地板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促进蒸发降温。
二、科学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定时饮水:建议每小时饮用100至200ml温水或凉白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出汗较多时,可适量饮用含少量盐分的绿豆汤或淡盐水。
避免刺激性饮品:酒精、咖啡、浓茶可能加速脱水,高温天应减少摄入。
三、调整饮食与作息
清淡饮食:多吃西瓜、黄瓜、苦瓜等高水分蔬果,少吃油腻、高糖食物。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可预防电解质失衡。
保证充足休息:高温易致疲劳,午间可小憩20至30分钟。夜间保持卧室凉爽,避免熬夜。
四、物理降温技巧
局部冷敷:用湿毛巾冷敷颈部、手腕或额头,或用凉水喷雾喷洒皮肤。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以防冻伤。
穿着透气衣物:选择浅色、宽松的棉质或速干面料衣物,避免深色衣物吸热。
五、特殊人群防护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易中暑,需格外注意。
避免单独外出,儿童户外活动时每20分钟应到阴凉处休息。
密切留意身体状况,若出现头晕、恶心、皮肤发烫等症状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
六、穴位按压
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拇指按压至微感酸胀,维持3分钟。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点处。
按压以上穴位有助于清热解暑。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