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逆袭杀疯了!寿司郎利润暴增54%,中国门店排队上千号

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日料逆袭杀疯了!寿司郎利润暴增54%,中国门店排队上千号。

谁能想到,经历核污染水排海风波的日料,如今竟强势回归巅峰。

寿司郎母公司最新财报显示,截至9月销售额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成了最大功臣。


上海两家新店还没开业,座位就被提前半个月订满,北京、上海门店排队数小时、排位上千号成常态。

这批日本餐饮品牌为啥能在中国逆势爆赚?本土巨头入局后,这场日料大战又将走向何方?

2024年北京首店开业后,寿司郎彻底成了顶流餐饮品牌。

截至9月的财报数据亮眼,其销售额增长19%,营业利润更是暴涨54.4%,国际地区净销售额达931.05亿日元,同比增长41.2%。

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多家门店持续刷新日销售额纪录。11月7日,寿司郎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店、环球港店开放预约,12月6日同步开业。


截至11月20日,这两家门店12月6日-19日所有时段全被订满,平价日料能有如此热度实属罕见。

早于寿司郎布局的滨寿司,2014年就扎根上海,如今已开30余家门店,还有9家在围挡筹备。

2021年寿司郎广州首店开业时虽要排队,但未达现象级,2024年北京首店的爆火,彻底带火了这对“寿司双雄”。

寿司郎的爆火不是孤例,2024年起大批日本餐饮品牌加速抢滩中国。

曾退出中国的和民居食屋,2024年重返深圳开出“鸟美罗”首店,目前内地已有3家门店;寸屋拉面2024年上海首店开业,计划未来开出200多家;

町田商店2024年9月开内地首店,目标2028年前中国新增30-50家。


鸟贵族2025年上海首店开业后,计划年内开7家、明年开17家,未来直指百店规模。这些品牌有个共同特点:在中国的定价比日本本土还低。

背后逻辑很简单,这些品牌都经历过日本“失去的30年”通缩期,练就了极致性价比的本事。

通过优化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它们把成本压到最低,却能保证品质,再加上日元低迷降低运营成本,在中国市场形成天然优势。

日料能逆势崛起,核心是解决了消费者的两大顾虑。

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后,大家发现日料食材并非都来自日本。三文鱼多来自挪威、俄罗斯,鳗鱼主要产自广东顺德,寿司郎甚至多年前就和顺德工厂合作,日本本土用的鳗鱼也从这里进口。

食材产地的“祛魅”,让消费者放下了安全顾虑。而日本品牌的平价策略,又打破了日料“高端昂贵”的固有印象。


寿司郎客单价约120元,滨寿司90元左右,鸟贵族更是控制在90-104元,比本土烧鸟店还实惠。

过去人均300+的日料,如今成了月薪5000元也能常吃的大众消费,这才是其排队火爆的关键。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日料供应链也在成熟,青海、新疆的三文鱼养殖产量连续四年增长,大连、獐子岛的贝类成了餐饮品牌的稳定供应商。

面对日本品牌的猛攻,中国本土餐饮巨头也不甘示弱。

海底捞推出寿司品牌如鮨寿司,直接对标“寿司双雄”,产品分8元、9.9元、15.9元等五档,客单价仅88元,比寿司郎还低。

开业后周末单日接待800-1000人,翻台率达8轮,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组织体系,本土品牌竞争力不输日企。

目前全国日料门店已超5.4万家,覆盖94.3%的城市,红餐大数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回升至700亿元。

未来的竞争核心,将是速度与供应链的比拼。日本品牌要快速开店拉开差距,本土品牌则靠本土化优势反击。

而“本土食材”这个标签,或许会成为日料品牌吸引消费者的新亮点,这场平价日料的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美食   寿司   中国   利润   日本   品牌   本土   上海   餐饮   中国市场   平价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