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一年一度的“Inclusion·外滩大会外”将再度闪耀黄浦江畔。
而昨日,7月3日,一场由上海市科委指导的AI科创赛拉开预热帷幕。
这场赛事的主题,既是中国AI产业从技术狂热走向场景落地的集体转向,也是蚂蚁集团打通AIFirst与支付宝双飞轮战略落地痛点的打通。
某种程度上,它暗示了蚂蚁在AI落地场景中的核心竞争力。
大赛主要聚焦AI智能硬件、金融智能与AI安全三大领域创新。
其中,AI智能硬件属首度增设。它以“AI走进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AI+硬件”重构生活场景。赛事将链接创投资源与专业机构,重点发掘开发者潜力,筛选具备市场落地能力的AI硬件产品。“金融智能”、“AI安全”两项则属升级。其中AFAC金融智能创新赛,面向高校开发者及创业团队设立挑战组与初创组双轨赛制,依托百万奖金池与真实行业数据,推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此外,赛事引入头部企业及50余位专家评委,强化产学研生态协同。而“全球AI攻防挑战赛”将将聚焦生活、金融、健康场景下,数字身份的AI交互认证安全,分设图、视、音三赛道,以攻防闭环模式突破静态技术局限,驱动安全技术迭代进化。
你能看出,三项赛事正是蚂蚁集团新周期整体战略镜像。
看一下3年来蚂蚁的战略轨迹。2023年,井贤栋提出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标志着蚂蚁集团,标志着从支付平台、金融科技转向科技尤其AI重构更多场景的开始。
这背后当然有匹配监管进程用意,但更重要的还是AI 浪潮的驱动。
2024年,伴随组织架构调整,支付宝分立为支付宝事业群与数字支付事业群,并落实了轮值总裁制,以通过组织力与领导力推动战略落地。随后,井贤栋强调了蚂蚁集团三大AI场景,即金融、医疗、生活。
AI智能硬件、金融智能与AI安全三项赛事,看上去与生活、金融、医疗有差异,事实上它们着眼的是场景落地的痛点。
外界可能不太理解为何蚂蚁强化AI智能硬件。
你应该注意到支付宝“碰一下”终端的破局。当外界以为二维码将持续统筹所有移动支付情境的时候,它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撬开了一个场景。而更为出色的是,它正在通过智能化力量,快速落地到更为多元的场景,尤其是哪些需要协同、链接、身份认证、安全确证的领域。“碰一下”已不是简单的支付了。
还有,前几天,蚂蚁集团AQ在上海发布,合作伙伴中便有鱼跃、vivo、华为等硬件企业。作为智能健康管家的AQ,若缺乏更多智能硬件,只靠小程序、APP或者有限的软件应用,是很难真正触达更广更多元的人群的。
这只是智能硬件重构支付与各种生活、商务、社会化链接的一角。其实还有更多。事实上,它正是AI落地这类场景的痛点之一。目前,AI硬件(含终端)环境适应性弱(尤其那种非结构化的家庭场景动态响应)、安全可靠性存疑(如医疗设备隐私与物理风险)及商业化成本高企三大痛点。
这是AI场景落地进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的痛点之一,也是典型的工程化断点。一段时间依赖,蚂蚁借助出色的生态开放机制,开始形成一种技术生态的关键粘合剂。
金融智能赛事同样富有看点。尤其是赛事要求用真实的银行数据解决问题。
用蚂蚁官方的话说,必须“真刀实枪”。这种用“真数据对抗”的规则,其实一下击中了很多AI模型、解决方案落地金融业的痛点,甚至撕开了一块遮羞布。因为,往届团队用开源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在银行真实交易流前,一些案例溃不成军。而引入超50位产业评审的机制,暗示着金融AI的胜负标准已从论文指标变为商业存活率。
因为,缺乏行业数据,通用大模型根本无法适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具体需求。前段,蚂蚁之所以率先于行业公布全栈AI能力支撑的金融智能体,除了金融大模型本身,正在于有庞大的金融知识库、金融工具集。
数字时代的“安全”是个永恒话题。蚂蚁集团举办全球AI攻防挑战赛的核心动机,应该跟AI深度融入生活、健康、金融场景后引发的系统性信任危机有关。
过往一些案例显示,生活中,伪造声纹10秒即可操控智能家居窃取隐私;健康领域,0.5%的数据污染就可能误导医疗AI误诊,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金融场景则面临AIGC批量伪造凭证瓦解信用体系,早有许多案例。这些动态威胁暴露了传统静态防御的盲区全。
升级后的赛事,要求以攻防闭环设计直击痛点,尤其通过图、视、音三赛道模拟真实攻击。如此就能凸显蚂蚁多年来基于金融场景构建起来的安全底座。
蚂蚁安全技术体系以“IMAGE智能风控”为核心,整合CTU行为模型与AlphaRisk动态引擎实现秒级风险拦截,通过蚁天鉴2.0提供多模态深度伪造检测(图像识别率99.9%)及大模型全链路防护,并依托隐语Cloud密算平台实现数据密态流转保障隐私安全。该体系已覆盖跨境支付、医疗、金融、生活等场景。
随着AI化演进,目前,这一体系整加速向生活、健康领域渗透。
中国确实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全球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但许多领域的落地正在遭遇尴尬。业界言必称AI行业正从从卷大模型到卷应用尤其智能体,实际上,很多领域的智能体还只是简单的巩固,一旦涉及到现实中壁垒较深、链路复杂的场景,体验就大差。
外滩大会前,这场已成年度预热赛事的升级动向,折射出现阶段AI产业化的痛点。而蚂蚁集团将借助赛事载体展示它在上述三大场景中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这将是第四届“Inclusion·外滩大会”。它的主题演进,恰恰映射出蚂蚁集团开放的历程。
2020年首届,2020年首届,主题为“科技让未来更普惠”。主要聚焦金融科技普惠化,推动数字技术重构金融服务;2021-2022年因疫情等因素暂停举办后,2023年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重启,它深度融合了绿色技术、AI安全与普惠金融,强调了技术对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赋能;2024年,主题继续深化,尤其强调了落地实践路径,即以“更开放、更前沿、更创新”为方向,推出了支付宝AI管家“支小宝”、“碰一下”支付技术,并进一步公布了健康等领域AI解决方案计划。
蚂蚁当然不会弱化它的金融科技能力。尽管这部分业务带有强监管属性,一些服务像是带着镣铐跳舞,但身处这一场景,仍具有其他行业很难替代的技术与商业化能力沉淀的试验场价值。经历过复杂治理的蚂蚁集团,面向 AI 时代,全栈式的金融级能力体系,走向开放,反而是它独特的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