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核威慑”效果越来越差!
欧洲10国都已经准备出兵乌克兰,美国正在讨论在乌克兰建立空中巡逻体系。
8月20日,俄军向乌境内发射了574架无人机与40枚各类导弹,空袭持续超10小时,覆盖从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到西部沃伦州的广泛区域。
俄罗斯的红线正在被撕开,北约军队即将全面进入乌克兰,俄罗斯这次真的下狠手了。
2025年8月20日傍晚6点40分,俄军一场规模远超以往的空袭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据报道,这场行动持续了整整72小时,从当天傍晚一直延续到8月23日深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空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武器投入规模。
在单次行动中,俄军首次同时动用了4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以及1枚 “锆石” 高超音速导弹。
这两种导弹,凭借极快的飞行速度和超强的突防能力,让对方防空系统难以有效拦截。
不仅如此,俄军还搭配使用了19枚 Kh-101 巡航导弹和 14 枚海军口径巡航导弹。
在多种类型导弹协同出击下,俄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此次空袭的威慑力和打击效果。
此外,俄军此次的打击目标,也与平时不同:不说发电厂、炼油厂,而是乌克兰的几个软肋。
俄军首先精准锁定了乌克兰军工产业:马达西奇工厂。这座工厂主要负责,无人机和直升机发动机的制造。
在空袭中,工厂内专门生产,无人机发动机和直升机发动机的生产线,被直接摧毁。
生产线的损毁让工厂的生产能力瞬间大幅下滑,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前线装备维修和新装备补充都受到了极大阻碍。
接下来,俄军又对乌克兰的杜布诺空军基地,发动了袭击。
作为乌克兰重要的空军据点,该基地不仅有供战机起降的跑道、停放战机的停机坪,还部署了多架战机和运输机。
空袭中,基地的跑道被导弹击中后出现多处巨大弹坑,根本无法满足战机正常起降需求。
而停机坪上的多架战机和运输机也被直接命中,机身损毁严重,失去了作战和运输能力,这让乌克兰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
这袭击的最后一段时间,俄军针对外国在乌军事支持设施,实行了精准打击。
在这些设施中,俄军将目标锁定在了穆卡切沃的伟创力工厂。它由美国资本控股,一直为乌克兰提供重要的军事装备部件。
空袭中,工厂内负责生产电子战系统和无人机芯片的制造设施被彻底摧毁,生产电子战设备的生产线和储存芯片的仓库都遭到严重破坏。
这不仅让乌克兰自身的电子战能力大幅下降,无法有效干扰对方的电子信号,无人机也因为缺少关键芯片而难以正常起飞和执行任务。
同时,这次袭击还直接冲击了美国在乌克兰的军事产业布局,让美国通过这家工厂支援乌克兰的计划受阻。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俄军如此猛烈的空袭,乌克兰方面陷入了极大的防御困境。
俄军使用的“匕首” 和 “锆石”高超音速武器,飞行速度极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抵达目标。
这使得乌克兰的防空体系,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拦截,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被压缩到了极致,导致拦截成功率极低。
与此同时,由于俄军在空袭中采用了多种武器协同、多批次攻击的战术,乌克兰的防空火力需要同时应对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不同类型的攻击。
防空火力分散的情况下,乌军始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只能被动挨打,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反击。
更重要的是,随着多枚导弹和无人机的攻击,乌克兰多个城市陷入了持续的爆炸之中。
城市中的供电设施、供水管道、通讯基站等基础设施,都大面积损毁。
对此,民众不得不匆忙躲进避难所,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根本无法再继续生活、工作。
那么,俄罗斯为何突然对乌克兰发动如此猛烈的袭击呢?
这一切,都得先从俄乌冲突的整体背景和局势变化说起。
到今年,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4年。
在这4年里,战场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阵地争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经逐渐扩大到对乌克兰,军工和能源等战略核心领域的打压和掠夺。
这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没少给乌克兰送武器,而且送来的装备越来越先进,对俄罗斯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面对这一局势,俄罗斯只能选择,精准打击乌克兰的军工设施和能源设施。
这样以一来,不但能直接破坏乌克兰自己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还会会影响乌克兰的电力供应、燃油输送等。
如此双管齐下,就能从根本上削弱乌克兰,让他们在长时间作战中难以维持足够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就是通过摧毁这些战略核心设施,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军事优势和坚定的政治决心。
而且,长期的战争僵持,让普京的耐心早已耗尽。通过这样的行动,俄罗斯很有可能会掌握战场主动权,或者迫使对方在谈判中做出让步等优势。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