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新闻集团4月22日报道,全球知名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重启了广受欢 迎的“分享可乐”营销活动,却意外引发了一场关于澳洲俚语的争议。
这场争议的焦 点是一个被一些人认为具有冒犯性的词语。
此次活动将印有近200个个性化名字和昵称的可口可乐、健怡可乐和零度可乐推向 全国各地的商店货架。
这些名字和昵称中不仅包括常见的人名,还加入了一些极具澳洲特色的短语, 如“Boofhead”(笨蛋)、“Sis”(姐妹)和“Old Mate”(老伙计)。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然而,引发争议的是印在部分饮料包装上的“Bogan”一词。
这个俚语通常用来描述来自工人阶级背景的人,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墨尔本西 区。
它通常指那些言谈、穿着、态度和行为被认为粗俗或不够精致的人。
当一张印有“Bogan”字样的可乐罐图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后,澳洲网友们就这 个词是否具有贬义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有网友认为:“如果你想的话,任何词都可以成为侮辱。”
另一位网友表示同意:“我们现在总不会真的把“Bogan”当成侮辱性词汇吧。”
还有人指出:“有阶级偏见的人确实会把它当作侮辱,但说实话,我40多岁了,我 遇到的大多数“Bogan”都是自称的,而且为此感到自豪。我只在堪培拉见过它被用 来贬低他人。”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Bogan这个词可以有两种解读。我认识一些人会毫不 犹豫地称自己为Bogan,但我永远不会称呼别人为“Bogan”,即使他们说可以这么 叫,我也不会。”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历史学家兼学者Henry Paternoster在202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词有很多不同 的含义,最初与阶级有关。
他说:“我们现在已经不太使用“工人阶级”这个词了,所以当我们谈论阶级时,现 在会用“Bogan”这样的词。”
对于这场争议,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表示:“分享可乐活动旨在为大家带来乐趣, 并具有包容性。”
“我们认为“Bogan”是一个经典的澳洲用语,通常带有善意。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 查,有些澳洲人为被称为“Bogan”而感到非常自豪。”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