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告别式当日,翁帆现身只是看点之一,清华宣布一重要决定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逝世后,各地的悼念活动持续多日,尤其是杨振宁教授生前工作过的清华大学,悼念的人群络绎不绝,鲜花都摆放不下。

杨振宁告别式举行

杨振宁教授因病于10月18日逝世,享年103岁。

最新的报道显示,杨振宁的告别式于10月24日上午9点举行,地点位于八宝山大礼堂。

从现场的画面来看,前来送别的人非常多,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以及各界社会人士。

从停车场到大礼堂一路上都是人群,仅停车场一处就排了很长的队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抵达现场的人越来越多。

清华的一位博士生还带着孩子前往悼念,坦言杨教授让人敬佩,其精神值得发扬,今天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清华宣布一重要决定

在杨振宁教授告别式举行当日,清华大学在官网正式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杨振宁书屋及档案资料库建成启用!

清华大学希望通过这项行动来悼念杨振宁,以此来共同构筑一座永恒的精神家园。

于清华大学而言,杨振宁教授既是优秀校友又是卓越的贡献者,杨振宁亲手重塑了清华的物理学科,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尤其是在1997年,在杨振宁的推动下,清华大学借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模式,成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他担任名誉主任。

在当时的条件下,要筹建高等研究中心并不容易,杨振宁为此倾注大量心血,筹集经费、制定章程、寻找人才,甚至自己出钱做事。

后来又将大量的研究资料、手稿、字画、雕像等艺术品无偿捐给了清华大学。

对清华学生而言,杨振宁教授也是一位好老师,82岁的时候还给大一新生讲物理课,引领很多学生进入物理研究领域。

翁帆现身只是告别式看点之一

103岁杨振宁逝世,对翁帆来说无疑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两个人共同走过了将近21年,这段传奇婚姻也备受外界关注,被视为是一场跨越年龄鸿沟的灵魂相遇与相互成全。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在媒体刊发了一篇悼念短文,高度评价了杨教授的一生,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言外之意很明确,两个人的21年,不仅仅是翁帆陪伴杨振宁,也是杨振宁陪伴了翁帆,两个人是相互成全,她也曾经公开说过,和杨教授在一起的生活很纯净,自己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中。

翁帆作为杨振宁的妻子,当然会出现在告别式上,一方面她自己需要和丈夫好好告别;另外一方面,她也是家属代表。

除此之外,普遍认为,杨振宁的告别式还有更多看点:

比如杨振宁最终的安葬地是不是也在八宝山公墓,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将会和好友邓稼先一起长眠于此,最终实现了“千里共同途”的夙愿。

另外,杨振宁作为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和心系家国的科学家,他的告别式上应该会有很多名人出现,而且不仅局限于学界。

结语

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除了与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外,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更奠定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媲美的物理学基石。他提出的杨-巴克斯特方程,则为统计物理和数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如果说这些科研贡献是世界的,那么杨振宁后来对我国科教事业的付出无疑是让人感动的,此前很多人还有误解,直到他逝世后经过媒体广泛报道,人们才了解到他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报国的赤子之心,他的家国情怀和学术能力同样光芒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科技   告别式   清华   当日   杨振宁   清华大学   教授   米尔   物理学家   宝山   物理   大礼堂   巴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