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耳鼻咽喉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头颈区域更布满关键的“生命开关”!本专栏融合中西医智慧,解码耳病背后的预警信号,剖析鼻咽喉炎症反复之谜,揭开颈部肿块的诊疗密码。
今年的三伏天持续时间比较短,前两天已经正式出伏,宣告着三伏天的结束。而出伏到秋分这段时间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变大,尤其对于鼻炎朋友来说,这段时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会成为诱发鼻炎的因素,此时一定要做好防病养病的准备。
一 出伏后天气转冷降雨多
要及时祛寒湿
从出伏到秋分,是由夏入秋、由热转冷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很多朋友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2个原因导致的:
1.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
出伏后日照时间会逐渐变短,早晨和夜间气温会下降,但夏季的暑热仍未褪去,温差变大。剧烈的气温变化会使我们的免疫力受影响、外邪更易侵袭人体。
长期有鼻炎发作的朋友肺卫不固,鼻黏膜受损,鼻腔会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温度的剧烈变化、感受寒邪,因此更容易出现感冒鼻炎发作的情况。
2.寒湿内蕴,损伤阳气
虽然三伏天已经结束,但夏秋仍是台风的高发季,台风天前后都会有大量的降水,如果不慎淋雨受寒了,湿邪入侵人体,就会引起感冒。
今年的三伏降雨比往年更多,积聚在体内的湿气也会更多。而为了避暑,我们会经常吹空调、喝冷饮、吃冷食,这样的行为会损伤我们脾胃的阳气,还会使得寒邪入里,与湿邪结合,就成为了寒湿。
寒邪湿邪皆为阴邪,易伤脾阳,如果我们的脾胃欠运,不能正常运化水液,水湿会上犯于鼻,这些湿气停留在我们的鼻窍里,或是凝聚成痰湿,鼻炎、鼻窦炎就会发作起来。
二 自测体内寒气湿重
这6大信号,你中了几个?
想要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寒湿过重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6个日常表现进行自测。如果你符合其中3条或更多,就需要警惕体内寒湿的可能:
1.慢性鼻炎、爱打喷嚏,流清鼻涕,特别是下雨天、早上起来、进入空调房时最严重;
2.脸色发白、发青、发暗;
3.手脚冰凉,平时不爱出汗,流汗后皮肤发冷,或出汗也是凉凉的;
4.容易腹痛、腹泻,消化功能差,大便清稀、不成型、粘厕所;
5.畏寒怕冷、平时容易颈肩酸痛、腰酸背痛;
6.精神总是不好,人懒懒的,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运动。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拔除体内的寒湿,随着秋季的到来,气候逐渐转冷,像是感冒、咳嗽、鼻炎等“冬病”就会发作或加重。因此,近期我们一定要注意固护阳气、散寒祛湿,让鼻炎少发作、不发作。
三 处暑祛寒湿,做好3件事
1.注意饮食,固护阳气
虽然三伏已经结束,但夏末秋初气候依然炎热,要注意不能为了解暑而贪凉饮冷,损伤脾胃。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温软、好消化的粥粉汤面。如果体内寒湿较重,也可以适当用一些散寒化湿的食疗进行调理。
生姜紫苏陈皮茶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祛湿。
材料:鲜紫苏叶10克、陈皮6克、生姜3~5片,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煮开,调入红糖后温服。
服法:日常保健一周1次,感冒或风寒鼻炎急性发作、寒湿重者可连用2~3天。
适宜:风寒、寒湿感冒或鼻炎患者可用,3岁以上孩子可用,蚕豆病可用。
五指毛桃排骨汤
功效:健脾补肺,行气利湿。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排骨一条、姜两片(1人量)。
做法:五指毛桃洗净,放水里泡15分钟。排骨洗干净焯水。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煲两小时,放盐调味,食骨喝汤。
服法:一周1~2次。
适宜: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缓解期,脾虚湿气重者可用。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2.温阳散寒,外治祛湿
出伏后晚上温度较低,我们可以把凉席收起来、空调关掉,及时增添衣服保暖。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天气晴朗时,也要及时开窗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体内寒湿较重,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外治法来调理。
艾灸
艾灸可以起到提振阳气、祛邪散寒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因此也属于调理鼻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重点艾灸穴位为:肺俞、大椎、上星、风池、印堂、合谷、迎香、足三里,艾灸时火头要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以使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移动时速度不可过快,移动范围维持在3厘米左右,每穴灸10-15分钟即可。如果不了解如何操作,或是无法耐受艾灸气味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用艾灸盒或者无烟艾灸贴代替。
泡脚
泡脚可以疏通我们的经络,加快全身的气血循环,因此泡脚时如果能够微微出汗,让汗液带走我们身体里的寒邪、湿邪,鼻炎发作的情况自然能够得到改善。
处于鼻炎的缓解期时,配合一些益气固表的药物泡脚可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减少症状的发作。
具体配方为: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9克,生麻黄6克,紫苏叶12克,川芎12克,荆芥12克,薄荷9克,辛夷花15克。所有药材洗净后装袋,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温水调至合适水温即可用于泡脚。
如果处于鼻炎的急性期,不知道鼻炎属于热性还是寒性的,我们可以只用清水泡脚,或是用寒热皆可用的辛芷熏蒸液泡脚。
3.温鼻散寒,清理外邪
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空气中致病原大量繁殖,同时鼻黏膜又容易受燥湿交替的空气刺激,易使鼻炎复发。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致病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行时要戴好口罩,回到家后也要及时洗鼻、熏蒸,清理鼻腔中的过敏原,从而减少感冒和鼻炎发作的几率。
洗鼻
鼻腔冲洗可以帮我们冲走致病原、帮助排涕,是缓解感冒和鼻炎症状的有效方法。而正确的鼻腔冲洗方法如下:
①身体向前倾斜45度,头微微前倾,先冲洗鼻腔堵塞较重的一侧,将鼻腔冲洗器置于该侧鼻孔中,保持冲洗器垂直地面,按压冲洗;
②冲洗过程中张嘴呼吸,避免闭嘴用鼻呼吸导致呛水;不能说话,以免引起呛咳;尽量让鼻冲洗的水从另外一侧鼻孔流出,若流入口腔,可以吐出;
③冲洗完严重堵塞的一侧,再重复上述过程冲洗另一侧。
洗鼻液要使用医用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等渗盐水,不可以用纯净水或者自来水代替。
熏蒸
鼻腔比较干燥,容易鼻出血的朋友,如果不能接受洗鼻,或是鼻炎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选择熏蒸疗法来湿润鼻黏膜、缓解鼻黏膜的炎症状态,效果是很好的。
鼻部按摩操
除了洗鼻外,按摩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恢复鼻黏膜功能的较好手段,长期坚持对于鼻炎同样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按摩手法:点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钟,揉睛明2~3分钟,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初审 | 冯伟怡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