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还是生存之殇?无锡27家电动车商遭同行举报停业调查

据了解,4月18日,无锡27家电动车门店被强制停业,这起事件的起因颇具戏剧性——同行举报。举报者是那些没有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国补资格的商家,而被举报的27家门店则涉嫌多种骗补行为,其中有家门店卖了600多台车,竟然上了200多张假牌照。

围绕该事件,业界充斥着两种看法:

一方认为这些门店是罪有应得,这显然是不正当竞争,被查处只是时间的问题;

还有一方认为,这些门店应该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微薄,经销商还不是希望能多卖些车,不然谁会冒这么大风险骗补呢?现在好了,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去查,同行之间开始互相砸锅了。

若同行举报骗补事件在其他城市接连上演,必将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届时,一场针对电动车“以旧换新”骗补行为的专项整治风暴或将席卷而来。从资质审核到交易流程,从资金流向到售后服务,整个行业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可以预见,2025年的电动车行业将在强监管与高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迎来更为严峻的挑战,行业洗牌加速,经营难度持续攀升。

国家多部门出手,严查骗补行为!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曾联合下发通知,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进行全面规范。

特别强调,先涨价再补贴将被罚,严厉打击骗补行为!确保消费者能够真正受益,而不是让老百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而商务部也早前明确过:严查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骗国补行为。

起底骗补套路,消费者成"冤大头"!

国补,原本是为了促进品质消费,降低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是一些商家,却将国补视为肥肉,以多种偏补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让国补失了公信力,也让消费者越来越不看好国补。无论如何,消费者不应成为“冤大头”为此买单。以下是市场上或被商务局点名通报的四大典型骗补与套补行为:

一是先涨价后补贴:许多经销商因需垫资补贴并承担手续费、税收等额外支出,不惜采取先涨价后补贴的方式,让消费者分担这部分成本。因此,即使消费者参与国补,最终购车价格却与之前相差无几甚至更贵。更有甚者,将折旧车费用转化为自身利润,导致消费者不仅未享受到国补优惠,还损失了一辆旧车的价值。

二是一车多卖、重复申领:这种行为主要包括年集中上牌的车辆二次销售并申请补贴,以及同一辆车多次在车管系统内申请撤销后售卖给不同消费者并申请补贴。通过一车多卖的形式,商家骗取国家补贴。

三是篡改成交时间:例如,在浙江地区电动车国补政策启动后,有经销商篡改成交时间,将国补前的交易记录改为国补后,以骗取补贴。

四是电摩冒充电自:除了重庆等个别地,大部分地方国补仅仅只支持电摩,但是消费者倾向电摩,部分商家为迎合消费需求,上传48V12AH电动车的资料,录入国补系统后,后续给消费者调换成电摩,并上假牌。

此外,还有让消费者垫资以及系统上传与实际销售不符等行为。许多地方国补资金不直接发放给消费者,而是要求消费者垫付补贴资金并承担风险。

总结:

这些套路的危害极大,严重违背了国家支持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初衷,极大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利益。如今,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开始呼吁取消国补,这一现象背后,是频繁出台的国补策略对市场消费的刺激作用逐渐式微。

解决电动自行车的骗补行为,一方面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提高识别力。另一方,政府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绝不手软。但怎样既能兼顾消费者利益,还能减轻经销商的资金压力,让国补的正向效力得到最大化释放还需继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商务部   冤大头   家电   无锡   刀刃   电动车   电动自行车   同行   消费者   经销商   资金   商家   国家   财经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