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公布了一份“黑名单”,18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就在全球还在猜测制裁背后的真实用意时,一则更为引人注目的消息紧随其后——英伟达CEO黄仁勋即将在7月16日公开现身北京,举行媒体发布会。
时间点的巧合令人不禁怀疑,这是美国政府有意释放的“震慑信号”,还是又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场围绕芯片出口的博弈,早已不只是商业竞争,而是牵动全球格局的科技战。黄仁勋的这趟中国行尚未启程,美方却已连出三招,步步紧逼,试图在起跑线上将其“拽回去”。
要知道这不是黄仁勋第一次被盯上。早在4月,他就因公开批评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而引发热议。当时美国刚刚出台最新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为中国市场特别研发的H20芯片被一刀切断。这一政策直接让英伟达损失高达45亿美元,预计下一季度还将再损失80亿。
面对如此打击,黄仁勋的态度却异常坚定:不能放弃中国市场。他曾明确表示,中国的AI芯片市场在未来2到3年内将达到50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英伟达无法参与其中,不仅是商业上的巨大损失,更是美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战略失误。
7月10日,事情又起波澜。美国两党参议员联名致函黄仁勋,要求他访华期间不得与“涉军”“涉情报”的中国企业接触。
信件语气颇为强硬,甚至要求其避开所有美国出口管制清单上的中国公司。这种前所未有的“跨党合作”,反映出美方对黄仁勋这次访华的深度焦虑。
就在信件发出后不久,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动作出现了——黄仁勋悄然现身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了一场闭门会谈。
虽然会谈内容未对外公布,但随后传出消息称,英伟达将在9月推出一款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新AI芯片,内部代号为“红龙”。这款芯片在架构上进行了特殊设计,既规避了美国的算力红线,又保留了图像识别等关键能力。
换句话说,黄仁勋手上握着一张“合规又能赚钱”的底牌。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在加速变化。2024年,英伟达在中国数据中心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0%,但随着华为、江原科技等国产芯片的崛起,这一份额正快速被蚕食。
华为昇腾910B的性能已逐步逼近英伟达A800,而江原科技的新一代D20芯片更是瞄准了H100的70%性能目标,且将在9月量产。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美国制裁的倒逼下,中国AI芯片的自研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国产GPU在训练场景下的性能差距已从三年前的10倍缩小至不足2倍。华为的MindSpore开发者数量已突破665万,合作伙伴超过8800家,国产AI生态正在逐步从“边缘角色”成长为“主角”。
美方制裁的本意显然不是这个结果。原本以为通过限制英伟达,就能卡住中国AI发展的咽喉,谁知却成了国产替代的加速器。
英伟达断供华为后,昇腾芯片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搭载率从28%猛增至73%。应用材料公司也透露,中国客户采购国产替代设备的比例在一个季度内飙升至65%。
特朗普政府还没顾得上庆祝“打压得手”,就迎来盟友的集体不满。7月5日,美国向28个国家发出关税通牒,宣布将于8月1日开始征收“惩罚性关税”。
其中,欧盟和墨西哥的税率高达30%,越南也被迫接受了20%的高关税。越南官员透露,原本谈妥的关税协议在签字前夜被加价,河内当局愤怒不已。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7月12日,特朗普又宣布对日本与韩国征收25%关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反应格外激烈,直接在千叶县为自民党拉票时表示:这场关税谈判是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不能忍受被美国看扁。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比亚迪、江原科技等中国企业却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空间。特斯拉上海工厂二季度启用的新数据中心,全部采用华为昇腾替代了原本计划采购的英伟达产品。戴尔中国供应商也透露,将在2026年前完成60%的国产化替代目标。
欧洲汽车厂商正在悄悄与比亚迪洽谈本地化建厂合作,越南半导体协会近来也频繁访华,探讨人才培训与生态合作。一边是美国四面出击、孤立无援,一边是中国稳中求进、合作不断。
7月14日,英伟达方面确认,黄仁勋将在7月16日于北京举行媒体发布会。这将是他在4月之后再次公开亮相中国市场,显然是对美国政治压力的有力回应。
英伟达的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1月,中国市场为其带来了170亿美元营收,占总营收的12.5%。即便面临重重压力,黄仁勋依然选择不放弃中国市场,这是现实所迫,更是战略判断的体现。
他曾说过:“我们的技术只领先一代,如果美国不参与,就将失去中国市场。”在美方不断加码制裁的背景下,英伟达的策略更像是一场技术与法律之间的“走钢丝”。
每一次产品设计都必须精准绕过红线,每一次市场动作都要权衡政治与商业的边界。而中国的态度也异常清晰:欢迎合作,但绝不接受胁迫。
财政部发布专项补贴政策,对采用国产AI芯片的企业给予高达30%的采购支持;工信部牵头组建“自主可控算力联盟”,已有200多家企业加入。国产芯片专区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首次亮相,吸引全球目光。
特朗普政府费尽心思打压中国企业、限制英伟达对华出口,却意外促成了中国AI芯片生态的全面加速。
到2025年底,中国自主AI生态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40%,不再只是美国的“追赶者”,而是“并驾齐驱”的对手。
美国原本想让英伟达“选边站”,却没想到黄仁勋用一场访华之旅,让市场再次看清了现实——技术的发展无法被政治锁死,合作才是唯一出路。美国挥舞的“制裁大棒”,最终砸中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辛苦维系的技术盟友和供应链信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攻防战中,中国并没有主动挑衅,却在被围堵中一步步突围;没有高调宣誓,却用事实赢得了局面。美国祭出的每一轮制裁,似乎都在为中国产业补课,帮中国企业扫清前路。
这场围绕黄仁勋访华展开的芯片风波,暴露了美国在科技博弈中的焦虑与失衡。美方步步紧逼,本意是遏制中国,却不料催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全面提速。中方在逆境中稳扎稳打,不仅守住了市场,更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主动。
信息来源:
[1]黄仁勋:不必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英伟达芯片,这有风险,且“中国已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 环球时报
[2]黄仁勋访华,16日将于北京举行媒体发布会 直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