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十万元,开业仅二十天便宣告倒闭。
2025年,又一个曾被视为“风口”的创业项目陷入爆雷潮——干蒸菜。这一起源于广东的烹饪品类,凭借“高温无水烹饪”“烟火气十足”的特点,在去年迅速成为餐饮市场的新宠,却在短短一年内迎来大批门店倒闭,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行业逻辑?

干蒸菜并非全新品类,在广东、浙江等地的传统餐馆中,干蒸排骨、香菇滑鸡等菜品早已是菜单常客,但多作为单点菜品存在,极少有品牌专门以此为主打。

2024年,这一局面被打破:广州、顺德等地突然涌现出一批主打“干蒸菜”的专门门店,烹饪方式也进行了“升级”——食材调味后入碟,大火干蒸,出锅前淋上白酒,火焰瞬间窜起,端上桌时滋滋冒油,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预制菜盛行的当下,这种现场烹饪的“仪式感”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成为其爆火的第一块基石。
随着热度攀升,干蒸菜品牌纷纷开放加盟,开启“狂奔式”扩张。据餐饮行业媒体报道,2024年上半年,干蒸品类进入极速爆发期:
“卞太太老宁波干蒸菜”从浙江扩张至18个省份,门店超150家,其中90家为当年新开;“潘抱抱老宁波干蒸菜”成立仅三个月,就在成都、杭州等城市布局20余家门店;顺德系干蒸菜品牌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某某顺德干蒸菜”的招牌遍布街头。
这些门店在装修上高度趋同:铁皮招牌、红油漆手写店名、老式木桌、裸露水泥墙,刻意营造“市井风”“地摊风”,试图复刻“地道馆子”的氛围感。菜品数量则控制在20个左右,涵盖家禽、肉类、海鲜、蔬菜,主打“简单直接”。
品牌方抛出的经营数据更让创业者心动:“日翻台15轮”“单日200桌客人”“翻台率500%”……这些数字刺激着不少人“加盟入场”,却未料想踏入的是“亏损陷阱”。
多位加盟商透露,开店成本远超预期:加盟费5万元、保证金1万元、装修6-12万元、设备4-8万元、首批物料1-3万元,加上房租、水电、人工,初期投入近20万元。
而品牌方承诺的“社区店日均120-150单、月净利润4万元、6个月回本”,在现实中几乎难以实现。有创业者两个月亏掉十余万元,关门时想变卖设备回血,却发现核心设备仅是普通蒸锅、保温台,二手贬值严重,几乎只能按“废铁价”处理。

干蒸菜的“快速陨落”,本质是产品力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崩塌。

首先是“价格-体验”失衡:主流干蒸菜品牌客单价在35-50元,远超消费者对“市井风”餐馆的心理预期——调研显示,85.2%的消费者对中式快餐的价格接受度不超过30元,40%以上预算低于20元。
更令人不满的是分量:某门店“干蒸盐田大虾”38元/碟仅5只虾,单只成本高达7.6元,“高价少料”成为消费者吐槽重灾区。
其次是食材与口感的“硬伤”。干蒸烹饪对食材新鲜度要求极高,无重油重盐掩盖,一旦食材不新鲜,口感便会发柴、寡淡。但部分跟风开店的创业者忽视这一核心,使用冷冻鸡肉、劣质牛肉,导致“鸡肉冷冻过久”“牛肉发硬发柴”“牛仔骨咬不动”等差评充斥点评平台,口碑崩塌直接加速关店。
最致命的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干蒸菜的做法在网上随处可查,设备在厨具市场即可购买,无独家配方或技术壁垒。一家店火了,成百上千家店迅速复制,从菜品到装修、营销话术高度雷同,消费者新鲜感褪去后,品牌便失去竞争力。
干蒸菜的“爆雷”并非孤例,而是餐饮业“快招陷阱”与创业者盲目跟风的缩影。2024年,餐饮业有近300万家门店倒闭,相当于每天超8000家闭店。
这一数据背后,既有行业整体竞争加剧的因素,更有大量“热血创业者”被“快招公司”收割的悲剧:有人投资45万元加盟“山寨汉堡店”,只因听信“塔斯厅高管单干”的小道消息;有人在蜜雪冰城旁开鲜榨果汁店,坚信“鲜榨比奶茶有前景”,最终开业即倒闭。
这些案例指向同一个问题:脱离“味道、服务、价格”三大核心,空谈“模式”“风口”,注定难以长久。

风口来了,有人看到机遇,有人看到陷阱。对于餐饮行业而言,“爆火”从来不是终点,扎实的产品力、差异化的体验、合理的价格,才是穿越周期的根本。
当干蒸菜的烟火气散去,留下的不仅是加盟商的亏损账单,更是一个关于“理性创业”的深刻警示:莫让“风口”迷了眼,商业的本质,从来都藏在最朴素的细节里。
#财经##上头条 聊热点##餐饮##我要上头条#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