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反水了?荷兰也未曾预料,ASML正式宣布结果,荷兰下手有点早了

话说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荷兰政府对中资芯片企业安世半导体下手,本来想稳住自家地盘,结果ASML一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直接打脸。订单多得飞起,中国市场贡献了42%的销售额,这下荷兰官员估计得挠头了,早知道不这么急吼吼的。

整个事件从9月底的冻结令开始,到10月中旬的财报发布,再到中国反制措施落地,层层递进,暴露了科技链条的脆弱性。

这不光是两国间的摩擦,更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警钟。企业求生,企业主政客们下棋,谁也没想到市场会这么快反水。

荷兰急转弯,芯片控制权争夺战拉开

荷兰这几年在芯片领域越来越上心,尤其是面对外部压力,不想只当配角。2023年初,他们就对DUV浸没式光刻机出口加了许可证要求,这一步步收紧,从设备出口到维护服务,全都卡得死死的。

到了2025年9月30日,经济事务部长直接动用“货物可用性法”,冻结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还暂停了CEO张学政的职务。安世这家公司是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产能七成以上在中国大陆,主要做功率半导体芯片,供应欧洲汽车电子系统。

荷兰政府一口咬定这是国家安全需要,禁止公司转移资产、知识产权啥的,还派人监督日常运作。表面上看,这是荷兰独立决策,但背景里美国施压的影子挺明显。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刚把安世加到实体清单,限制对华出口,荷兰这冻结令来得太巧了。

安世赶紧回应,说会遵守本地法规,但全球供应链开始抖三抖。欧洲汽车业最先叫苦,因为安世芯片是他们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大众、宝马这些巨头都靠它维持生产。

荷兰这步棋,本意是防中资企业把技术外流或数据泄露,结果直接搅了自家后院。话说回来,荷兰经济高度依赖半导体出口,ASML就是他们的王牌企业,去年中国市场就占了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冻结令下得太猛,忽略了企业实际运营的复杂性。

安世刚还清债务扭亏为盈,正准备扩张,谁知迎头一棒。托管期间,荷兰政府接管决策,员工们只能按部就班干活,但效率肯定打折。全球芯片短缺的阴影又回来了,上次疫情那会儿汽车厂停线几个月,这次怕是更棘手。

从大局看,荷兰的举动反映了欧洲在美中博弈中的尴尬。欧盟想保住科技主权,但又离不开中国市场。2024年,荷兰就禁止ASML为中国提供EUV光刻机维护,这直接推高了企业成本。

安世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荷兰想通过立法筑墙,限制中资渗透关键行业。可现实是,半导体不是孤岛,上下游连着全球。冻结安世后,供应链中断风险立马显现,欧洲工厂库存告急。

荷兰官员或许算计了政治得分,但经济账没算清。这步走得急,忽略了市场的韧性,中国企业早就在规则缝隙里找路子了。

ASML订单爆棚,中国需求成救星

转头看ASML,这家光刻机巨头第三季度财报一出,直接让荷兰松口气又捏把汗。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净销售额75亿欧元,净利润21亿欧元,全年增长预期维持15%左右,毛利率52%。

关键是,中国大陆市场销售占比高达42%,环比涨了15个百分点。这数字一亮,股市应声上涨,分析师们直呼超出预期。ASML的策略简单粗暴:高端EUV被管制,就全力推中低端DUV成熟制程设备。

中国工厂正疯狂囤货,建28纳米以下产能,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第一季度中国占比39%,第二季度飙到46%,第三季度稳住42%。传统客户像台湾、韩国、美国份额下滑,但中国这块蛋糕太大,硬是拉动了整体业绩。

ASML从2019年EUV禁售后,就开始玩“二元市场”把戏。顶尖货卖不了,转头卖那些不受限的旧型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汽车、消费电子这些成熟节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客户抢购DUV,ASML仓库忙不过来。傅恪礼在财报会上直言,中国订单强劲,但也警告明年占比会降到20%到30%。为啥?本土替代品起来了,像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今年进入批量出货。

ASML没慌,提前布局供应链,上游供应商KMWE2023年在苏州建厂,生产精密部件,直接服务本地客户。同期还在乐山设子公司,深耕中国市场。这跟其他供应商跑去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趋势反着来,ASML更务实,知道钱景在哪儿。

这波操作接地气得很,ASML没硬扛管制,而是顺势而为。稀土管制升级后,他们备了短期库存,光源、镜头这些核心部件暂时稳住。但长远看,供应链脆弱性暴露无遗。美国媒体报道ASML出货有延迟,订单虽多,但交付压力山大。

中国市场撑起Q3亮眼,但也提醒荷兰,政治干预经济,代价不小。ASML全年销售展望不变,但地缘风险成隐忧。话说,荷兰下手冻结安世时,没料到自家企业这么快反水。中国需求不光救了季度业绩,还暴露了政策短视。企业求生本能强,市场总有办法绕弯走。

中国回击稳准狠,汽车链条集体警铃大作

中国这边反应不慢,10月4日商务部直接对安世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实施出口管制,不一刀切,而是精准卡住成品组件和半成品出口。

这招高明,安世全球产能70%在中国,管制一出,欧洲汽车业立马慌了。安世芯片是他们的“心脏起搏器”,用于刹车、引擎控制啥的。大众、宝马、沃尔沃这些巨头供应链中断,库存撑不了多久。

10月23日,报道说欧洲汽车厂一周内就可能停线,10到20天内波及全行业。德国大众表示,芯片短缺可能影响两款车型生产,日本日产、本田也开始备战中断。荷兰这冻结令,本想夺回控制权,结果中国反制升级成欧洲产业链危机。

更深层是稀土这张牌。中国9月底刚升级稀土出口规定,ASML三大核心部件离不开稀土元素。短期库存够用,但长期供应一紧,荷兰企业就得头疼。安世中国团队发声明,强调本地运营独立,员工照常上班,但总部指令被忽略,内部协调乱套。

托管期内,荷兰政府决策慢半拍,生产效率下滑。欧洲商会紧急游说,警告中断会重演疫情短缺惨剧。汽车业成本飙升,价格传导到消费者,那可不是小事儿。

荷兰想借美国东风护航战略,却忽略了反噬效应。中国措施不激进,但点到要害,让对手阵痛。

全球视角下,这波摩擦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浸没式DUV系统今年批量交付,填补中端空白。AMIES作为SMEE分拆公司,专注先进封装和成熟节点,抢占90%国内市场。荷兰的墙越高,中国创新越猛。

ASML预测中国销售下滑,正好给本土企业腾空间。欧洲汽车业叫苦不迭,但也得反思,供应链多元化刻不容缓。日韩供应商忙着增产,但短期难补窟窿。荷兰政府10月19日表示要和中国官员会晤,化解僵局,但谈判桌上,筹码已变。

棋局未完,荷兰的战略账该重算了

长远看,荷兰这盘棋走得险。冻结安世本为遏制对手,结果催生更强竞争者。中国半导体基金475亿美元投向设备自给,2025年采购虽降,但本土产能上马快。

ASML虽强,但DUV市场份额被蚕食。KMWE苏州厂虽不扩产,但三班倒维持供应,显示企业灵活性。欧洲整体承压,汽车业损失上亿欧元,议会辩论政策代价,声音越来越大。荷兰总理求欧盟撑腰,但盟友们也怕波及自家产业。

全球化时代,政治大棒砸经济,容易双输。荷兰想平衡地缘野心和商业现实,但步子迈太大。安世托管一年,张学政职务暂停,转战其他领域。ASML推进AI光刻方案,全年销售不低于预期,但中国占比下滑成定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荷兰   预料   正式   中国   欧洲   光刻   芯片   半导体   企业   中国市场   美国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