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两位!国家级航空裁判是怎样练成的?

每年超8项科技赛事参与,近三年累计139人次在各级航空航天竞赛中获奖,连州市实验小学在科技教育领域交出的亮眼成绩单,离不开该校副校长黄志伟和科技组长谭华雄这对“双智星”的努力。

不久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不懈努力,黄志伟和谭华雄双双获得“国家级航空科普赛事裁判员”资质,为未来培养新一代航空科普人才提供了新保障。“天空很辽阔,一起快乐飞。”他们说,希望连州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航空航天课程上来,一起逐梦蓝天放飞理想。

不久前,黄志伟和谭华雄双双获得“国家级航空科普赛事裁判员”资质。黄滢 摄

传承发扬冯达飞红色精神

为孩子插上逐梦蓝天的翅膀

连州红色资源丰富,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首位飞行教官冯达飞的故乡。

近年来,连州市实验小学深入开展科技教育,为孩子们插上逐梦蓝天的翅膀。黄滢 摄

近年来,连州市实验小学致力传承发扬冯达飞红色精神,以“航空航天教育为龙头,深入开展科技教育”为特色发展方向,从小培养孩子的航空航天素养,在科技教育的漫漫征途上稳步迈进,为孩子们插上逐梦蓝天的翅膀。

而连州市实验小学的航空航天科技特色,离不开校长陈建英的引领。她精心规划,将科技教育融入校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品牌,为孩子们打开探索宇宙的奇妙之门。2021年,连州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基地校”,自此踏上了科技办学的征程。同年,黄志伟来到该校任职,负责管理科技劳动;原本是语文老师的谭华雄,也在2021年后专职从事科技教学工作,现还是广东省谭华雄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如果不能一心一意花精力去专研学校的科学课程,做不了这么好的效果。”谭华雄道出了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专注与执着。

谭华雄的家乡是连州市东陂镇,与冯达飞同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传承红色精神的情怀,他立志要播撒科技强国的梦想,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家乡这位先烈。这份情怀,也成为了他投身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动力。

作为“半路出家”的科技教育者,黄志伟和谭华雄始终行进在学习的道路上。面对全新的科技教学领域,他们深知自己需要不断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黄志伟表示,在谭华雄已全身心担任全职科技教师之时,他还在一手抓语文一手抓科技劳动。很多时候,都是谭华雄在带领着科技团队稳步前行。两人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学校的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为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黄志伟与谭华雄前往深圳,参加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第五期中国航空学会科普赛事活动裁判员培训班。培训期间,他们系统学习了裁判员手册、赛事规则应用、临场执裁技术及争议处理等核心内容。通过理论授课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打磨自己的执裁能力和赛事组织水平,最终成功取得了国家级航空科普赛事裁判员资质。

谈及这份来之不易的资质证书,黄志伟表示,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国家级裁判员证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意味着他们能够以更专业、更权威的身份参与各类航空科普赛事的执裁工作,为学校在赛事组织和参与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他们还能凭借这一资质,为学校争取到更多参与国家级赛事的机会,获取第一手资料,拓宽师生的视野。

“在参与培训和执裁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国内最前沿的航空科普教育理念和赛事组织经验。我们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带回学校,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课程设计中,进一步优化航空科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谭华雄说。

“再者,这一资质的获得,也为我们学校培养新一代航空科普人才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黄志伟介绍,“作为裁判员,我们更加了解赛事的规则和要求,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和准备。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同时也为学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

黄志伟介绍,目前连州市实验小学只有一名学生参加过全国大赛,且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的“雷霆飞途”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未来,学校期待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国家级赛事中,展示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

科技教育的魅力

在于点燃孩子眼中的光

“几时训练?”连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黄逸铉在参加完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回来后,每天见到谭华雄,都会兴奋地问。

谭华雄介绍,这是黄逸铉第一次参加比赛。自二年级起,黄逸铉便与航空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很喜欢学校的科学课,第一次动手拼飞机的时候,觉得零件怎么能变成会飞的东西?”黄逸铉谈及初次接触无人机时,眼睛亮了起来。“先学拼装、再练普通飞机试飞。”他详细描述着课堂上的每一个流程,语气中充满了对航空课的无限期待。

只是,“看天气上课”成了黄逸铉小小的心病,一旦遇上刮风下雨,户外的飞行训练便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不过,老师和父母都非常支持他学习无人机,他们鼓励他勇敢地去探索这个充满乐趣的领域,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黄志伟与谭华雄常常耐心解答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黄滢 摄

谭华雄回忆起赛后看到摄影师捕捉的黄逸铉因首次参赛而手舞足蹈的模样:“科技教育的魅力,就在于点燃孩子眼中的光。”在谭华雄眼中,黄逸铉不仅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更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师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谭华雄常常会耐心地指导黄逸铉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黄逸铉也总是认真地听取老师的建议,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近三年来,连州市实验小学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基地校”“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清远市科学教育优秀示范学校”等多个称号。139人次在全国、省、市、县级航空赛事中斩获一、二等奖。学校科技组9位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涵盖航模、编程教学与赛事组织,更依托谭华雄领衔的省级名师工作室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师生共进

科技教育路上的温暖印记

“科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梦想的播种。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科技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谭华雄表示,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追逐着飞舞的纸飞机,在航空航天馆里认真地研究着航模的构造,在科技比赛中紧张地操作着无人机,他都深感触动。

回忆起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黄志伟和谭华雄如数家珍。有学生在家中练习无人机操作时,因操作不熟练而发生的“撞机”事件;还有学生们在完成项目时,用时越来越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每一次的突破都像是在成长的道路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让老师们更加坚定了在科技教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我很喜欢无人机,以后也会继续坚持。”六年级学生邱子涵回忆起自己在科技教育中的成长历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三年级时,小个子的她因渴望参赛被谭华雄 “质疑”:“你个子这么小能飞吗?敢飞吗?”她却坚定回答:“我敢飞!”从那时起,这个女孩连续三年征战各类赛事,用行动证明了热爱的力量。

黄志伟介绍,在某次团体赛获满分后,平时腼腆的二年级女生激动地抱住队友。连州市实验小学供图

黄志伟指着一张照片,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在某次团体赛获满分后,平时腼腆的二年级女生激动地抱住队友。平时她是个很腼腆的女孩子,看到她那么开心,我也非常开心。这张照片拍得非常好,它记录了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

“这就是真情实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谭华雄感慨道,“看到孩子们享受比赛的过程,收获成功时那洋溢着喜悦的模样,我们当老师的也就跟着满心欢喜了。”

拓展航空科普活动

筹备连州首届青少年无人机大赛

谭华雄带领学生外出参赛。连州市实验小学供图

连州市实验小学每年需参加无人机、编程等10余项比赛,仅无人机比赛就有清远、广东省、全国三级,外出比赛食宿、器材费用高昂,依赖家长支持,学校难以独立承担。如比赛的无人机就是家长们出资,孩子们轮流使用学习。老师在不断学习中也是自费参与培训学习。“我们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黄志伟说道。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老师们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参赛,常常需要自掏腰包解决各种问题。五一假期,黄志伟与谭华雄便自费带着故障的无人机,开车前往广州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只为让学生们能够继续在赛场上拼搏。

尽管困难重重,但黄志伟与谭华雄并没有放弃。“天空很辽阔,一起快乐飞。”这句充满豪情的话语,不仅是黄志伟与谭华雄的心声,更是他们投身科技教育事业的生动写照。在他们看来,科技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所学校的成绩,而是要播撒科技强国的梦想,传承冯达飞红色精神,带动整个连州的科技发展。

连州市实验小学建有专业的航空馆,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航空科技知识。黄滢 摄

学校建有专业的航空馆,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航空科技知识。以冯达飞精神为引领,学校构建了成熟的课程、训练、赛事体系,从基础课程到进阶训练,再到各类赛事的参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技教育链条。

谈及连州科技教育的发展,黄志伟和谭华雄有着清晰且乐观的认知。当下各类科技比赛项目丰富多样,在他们看来,各学校参与不同项目并不会引发内卷,反而会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动连州科技教育发展。

“我们希望,当有一天去广东省参加比赛,别人称赞的是连州很厉害,而不是仅仅说连州实验小学很厉害。”黄志伟满怀期待地说。他希望连州各学校都能在科技教育领域发光发热,让连州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科技实力。

“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抓手,支持教师参与高规格研修是学校‘科教兴校’战略的关键举措。”陈建英透露,未来将继续搭建学习平台,推动科技教育与赛事活动深度融合;与高校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实验小学的特色项目进行推广,带动更多学校参与到科技教育中来。通过合作,实验小学可以引进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实践。

此外,该校科技团队将结合培训成果,重点优化航空科普课程设计,将裁判规则与赛事案例融入校本课程里;组建教师裁判员研修小组,提升团队执裁能力;筹备连州市首届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目前,该校已与上级有关部门达成意向,计划年内联合举办区域性赛事活动,进一步推动连州科技教育的发展,让科技教育的种子在连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撰文:黄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连州   裁判   航空   连州市   赛事   无人机   学生   学校   裁判员   航空航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