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手机时看到个有意思的事儿——加拿大有个叫沃伦·白求恩的中年人,带着老婆和两个小孩来中国了。他可不是旅游,是专门赶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候来的。这人啥身份?就是白求恩医生的远房亲戚,还是个中加友好协会的头头。这阵子他在北京参加了好多纪念活动,还去看了白求恩生前的照片。
白求恩医生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从加拿大跑来中国帮八路军打仗时牺牲的医生。毛泽东专门写文章夸他,说他是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这话现在学校课本里还有。沃伦跟我说,白求恩精神能传这么多年真不简单,中国人从小学就学这个故事。他老婆是华人,他老婆妹妹是老师,知道白求恩故事在课堂上讲得可多了。有意思的是,他认识一个中国医生,连医生妈都没上过学都认识白求恩。
但沃伦想说的是,白求恩不光是个历史人物。他说,现在很多人可能觉得白求恩就是个会做手术的医生,其实不对。白求恩来中国时,中国被日本打得很惨,他不仅自己救人,还手把手教当地医生。晚上别人去吃饭他不去,骑着马去给走不动的老人、孩子看病。关键是,他从来不端着架子,就想着帮人。八路军伤员一听白求恩来了,就知道伤好歹能治,打仗都更有劲儿了。
沃伦还特别提到白求恩发明的医疗技术,现在还在救人。不过他认为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白求恩的态度。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说要奉献、要改变世界,但嘴上喊得响不如真去干。白求恩从不喊口号,就是天天干实事。比如他建了个模范病房,不是自己单干,而是带着所有人一起干,所以效率特别高。
我听着挺有感触的。现在年轻人总说没动力,觉得努力没用,或者想找个“躺平”的法子。沃伦说这叫“动力危机”,年轻人不是没能力,就是不知道为啥干。白求恩的例子说明,如果你真心相信一件事,就会全力以赴。就像他晚上骑马出诊,不是为了名利,就是觉得该这么做。
沃伦还说毛泽东当年写文章推崇白求恩,其实是给中国人打气:学白求恩的精神,咱们就能赢。现在年轻人也一样,别光喊“改变世界”,得先找个自己真信的事儿,然后使劲干。比如你想帮偏远地区的人看病,不用非得当医生,可以组织志愿者,或者上网找资源。
有意思的是,沃伦带着两个小孩子来中国。他说孩子们现在不懂,但得让他们知道家族的故事。可能等他们长大了,也会明白为啥白求恩的故事能传这么多年。现在好多小孩儿只知道打游戏、追星,但总有需要有人真正在意别人的事。
沃伦最后说了一句话我记住了:“认为该做就去做,别等别人要求。”这话听着简单,但确实管用。比如现在网上说年轻人“摆烂”,可能真缺的就是这种“觉得该做就去做”的劲头。白求恩要是活到今天,估计也会带着设备去帮那些没人管的老人,而不是刷短视频。
其实想想,现在社会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能把事做成的人。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有人真正在乎别人,愿意付出,这事就有希望。沃伦来中国不只是为了纪念,可能也是想看看,八十年过去了,这种精神还能不能继续活下去。
现在网上老有人说“躺平”“摆烂”,但总得有人愿意站出来做事。白求恩的例子说明,真正的改变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一个个具体行动。沃伦说他老婆是华人,可能他也明白,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挺吃这套的。就像他认识的那个医生的妈,没文化都知道白求恩的故事,说明这种精神早就在民间扎了根。
说实话,听完沃伦的话,我突然觉得白求恩精神离咱们挺近的。比如你去帮邻居修个水管,或者组织个社区活动,可能比整天在朋友圈发“正能量”有用多了。关键是你相信这个事值得做,然后去做。沃伦带着两个孩子来中国,可能就是想让他们从小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网上老有人说年轻人不行,但我觉得问题不在年轻人本身。就像沃伦说的,只要找到自己相信的事,就能干出点名堂。白求恩的例子证明,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做点有意义的事吗?现在条件比抗战时好太多,为啥不能也学学他的劲头?
沃伦这次来中国,不只是为了看老照片,可能也是想看看新一代中国人能不能继续把这种精神传下去。毕竟,白求恩的故事能传八十年,靠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无数人真的相信这个事。现在轮到我们这代人了,咱得干实事,别光说不练。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