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的“蛋之痛”:一枚鸡蛋反映出超级大国供应链的脆弱


2025年4月,灯塔国中西部超市货架上,鸡蛋的标价突破15美元/打(约合人民币108元),一枚鸡蛋的价格已经超过笔者今天早餐的价格。

在这个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大国, “蛋之痛”正演变成一场全民焦虑。

一位母亲对着限购牌叹气:“上周还能买两盒,现在只能拿一盒,孩子们的早餐只能用土豆饼代替煎蛋了。”

价格飙升和限量购买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数字:自2022年禽流感爆发以来,灯塔国累计扑杀1.68亿只蛋鸡,占全国存栏量的25%。

与此同时,养殖成本不断上涨。艾奥瓦州一家养殖场主透露,蛋鸡的饲料成本从0.8美元/天涨至1.2美元,而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灯塔国,鸡蛋远不止是一种食材,更是嵌入日常生活肌理的“国民级食物”。(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灯塔国人对鸡蛋的依赖,从早餐便可窥见一斑。无论是经典的“美式早餐”(煎蛋配培根、吐司),还是快餐店的“蛋堡”“卷饼”,鸡蛋都是绝对的主角。据统计,60%的灯塔国家庭早餐每周至少食用3次鸡蛋,人均年消费鸡蛋约270枚,仅次于中国和日本。

鸡蛋在灯塔国文化中还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每年复活节,绘制彩蛋(Easter Egg)是全民参与的传统,从白宫草坪的“滚彩蛋”活动到家庭手工彩绘,彩蛋被视为“新生与希望”的符号,甚至衍生出“寻找复活节彩蛋”的亲子游戏,成为跨代际的情感纽带。

在老美的俚语中,“鸡蛋”也频繁出现,如“egghead”(书呆子)、“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孤注一掷),这足见其融入语言文化的深度。这种文化层面的依赖,让鸡蛋超越了食物本身。

老美如今的“蛋之痛”,源于三重风暴:

1. 规模化生产下,疫情失控的“蝴蝶效应”

灯塔国的蛋鸡养殖模式,实行的是高度集中化:前十大蛋鸡企业控制了国内55%的鸡蛋产量。这种高度集约化的模式,看似提升了生产效率,但也将风险放大了,一旦这些企业的生产出现问题,供应链就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自2022年开始,禽流感反复在灯塔国肆虐,由于其蛋鸡养殖依赖“不打疫苗、只扑杀”的防疫策略,导致到2025年1月,蛋鸡感染数量飙升,仅俄亥俄州一处养殖场,单次扑杀量就达310万只。(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2. 关税政策的“挥刀自宫”

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葵花宝典》开篇写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我估计灯塔国的特先生大致是位“金庸迷”,看过《笑傲江湖》,也知道《葵花宝典》,于是操起关税大棒,先挥了一刀:向全世界加征关税!

可惜,这一刀斩向的却是自己,在遇到蛋荒向他国求援时,遭到回绝也是相像中的。荷兰养殖户就直言:“除非撤销20%禽类关税,否则不扩大出口。”而当灯塔国向土耳其、韩国紧急进口鸡蛋时,却发现全球仅3%的鸡蛋进入灯塔国的贸易市场。更讽刺的是,灯塔国对墨西哥鸡蛋实施“配额+238%关税”政策,合法进口价从2美元/打涨至8美元,直接催生有人用无人机走s鸡蛋的荒诞现象。

3. 资本垄断的“趁火打劫”

头部企业卡尔梅尔食品在疫情期间利润暴增500%,却拒绝投资防疫设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显示,蛋企通过“减产保价”策略推高价格,而中小养殖户因饲料成本飙升被迫退出。这种“大企业吃肉,小民喝汤”的格局,让鸡蛋从民生品沦为资本游戏的筹码。(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正是在这三重因素的影响下,鸡蛋价格不断上涨,推动民生成本 “滚雪球”似的上升。

在鸡蛋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烘焙、餐饮等行业成本上升。洛杉矶一家煎饼店老板无奈涨价:“每个煎蛋加收0.5美元附加费,否则就要亏本。”灯塔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家庭食品支出同比上涨12%,其中鸡蛋贡献了35%的涨幅。

老美的“蛋之痛”,已超越供应链危机本身,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治理的典型样本。一枚小小的鸡蛋,照见的不仅是超级大国的尴尬,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命题——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兰亭   灯塔   鸡蛋   蛋鸡   超级大国   彩蛋   煎蛋   关税   早餐   脆弱   成本   美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