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该在北京摆喜酒了,我看二马和荣家千金真是天生一对呢。”
1973年7月,马万祺和夫人罗柏心到北京登门拜访叶帅(开国元帅叶剑英),一进门,就听见叶帅十分风趣地这样祝贺道。
叶帅口中的“二马”,是马万祺二儿子马有恒,而荣家的千金,正是荣毅仁的小女儿荣智婉。
对于这桩婚事,马荣两家双方家长都十分满意,也都坐下来谈过了。
照理来说,这婚事就算定下了。不过作为两家的大家长,马万祺和荣毅仁却心事重重,一致认为,要圆成这桩婚事,还必须排除有可能遭到的干扰。
关键时候,还是叶帅发了话,并交代廖承志向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总理作了汇报。
那么,这桩婚事为什么会有干扰?叶帅做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
这还要从荣毅仁和马万祺二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同叶帅的交往说起。
1973年,荣毅仁恢复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职务。
对于荣毅仁,这位荣氏企业的后代,叶帅十分看重,除了看重他的才干和人品,更看重他的爱国热忱。
荣氏企业,是旧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宏大的民族企业集团,在面粉业和棉纺业雄届首位,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瞩目的存在。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荣氏企业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资本家、知名的爱国人士。
荣毅仁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开始协助父亲管理荣氏企业。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当上海的一些资本家和荣家子弟纷纷出走之时,荣毅仁却坚定地选择留了下来,并把已在香港的妻儿子女都接回了上海。
1957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经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提议,荣毅仁成功当选为副市长,1959年调任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1964年,中央军委在无锡市太湖饭店开会,叶帅下榻锦园宾馆。
在锦园散步时,无锡市委秘书长向叶帅介绍,军委开会的太湖饭店,就是当年荣家开办的纺织学院。
叶帅闻言,若有所思,不禁夸赞荣家“不是一般的资本家,有其独特之处”,并直言荣家办企业的同时还不忘办学校,培养专家和有用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发展提高。
此时,经过调整改组,荣氏企业已相继成为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企业,企业发展得到合理保障,面目焕然一新。而荣毅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后来在一段风雨岁月中,荣毅仁身处逆境,始终坚守原则。“韬光养晦”中的叶帅对这些都看在眼里。
而马万祺,对叶帅来说,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他是澳门富商,更是爱国儒商,抗战时期因肺病,结识了公开身份为医生的我党地下工作者柯麟,后与东江抗日游击队建立联系,联合澳门爱国人士,为在华南敌后坚持抗日的游击队运送了不少医药用品和物资。
解放战争时期,马万祺又在澳门开设了一家专门出售解放区的土特产和采购解放区急需物资的商贸公司,帮助我党建立了一条从华北直到澳门的海上秘密航线。
叶帅和马万祺最早相识于1950年,此后多次见面,1952年到1953年期间,马万祺经常应邀到广州开会,而叶帅当时正主政广东。
1954年,叶帅从广东调回北京,与马万祺见面的机会少了,但还是经常捎信问候。
再后来,马万祺每年都要争取回内地一两次,到北京总要去看望叶帅。
而马万祺的二儿子马有恒当年在广州上中学和大学,期间也经常到叶帅在广州住处。叶帅对马有恒视同子侄,很是疼爱。
1973年时,马有恒已经29岁,马上到而立之年,但是婚事迟迟未定。
马万祺和夫人都十分着急,盼望着儿子早日安定下来,恋爱结婚,成家立业。
柯麟年轻时
而就在这时,作为叶帅和马万祺共同好友的柯麟,想到了荣毅仁最小的千金荣智婉。
随后,柯麟即托自己的孩子柯小麟向荣智婉征求意见,以同辈朋友的身份撮合撮合。
就在安排两人见面之前,柯小麟首先找到了荣毅仁,征询了他的意见。
而荣毅仁,一开始对这桩婚事心存顾虑,不过却不是为人,他对人是满意的,早前便听说马万祺的二公子人品不错,又知进取,非纨绔二代。
他心底的顾虑在于,自己刚“解放”,而马家基业在澳门,当时澳门尚未回归,若与马家结亲,相当于是与海外通婚,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多有不便。
对此,柯小麟只道:“荣叔叔,你在海外亲属本来已不少了,还担心什么呢?”
海外亲属,这说的是当年荣毅仁毅然留在国内,而其他纷纷出走的荣家子弟。荣毅仁闻言,深知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多一个不嫌多。
但是,若这桩婚事真的成了,将来女儿嫁过去,出境的问题也必须考虑。
对此,柯小麟则继续劝解道:“智婉出境的事,我想廖公(廖承志),叶帅,甚至周总理也会帮忙的。”
听柯小麟这么说,荣毅仁陷入思考,最后终于同意让女儿和马家二公子见见面,毕竟考虑再多,要结亲,也还是要当事二人看上合得来才算。
却不曾想,接下来的环节进展得异常顺利,荣智婉和马有恒两人一见钟情,虽话不多,心里却已互相倾慕,之后从相识到相爱。
作为中间人的柯小麟乐见其成,当即将此事告知了廖公和叶帅。
不多久,马万祺进京拜访叶帅,即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而马万祺感谢叶帅的关心,还表示希望邀请叶帅到时候做主婚人。
只不过如同荣毅仁事先考虑诸多相同,当两家经过一番交谈,都深望结为秦晋之好时,忧虑依然存在。
而廖承志在知道两家的忧虑后,即反映给了叶帅。
叶帅当时便发了话:“这桩婚事,我赞成!”说完,叶帅又交代廖承志:问问周总理意见。
周总理听了廖承志的报告,欣然称好,并道:“马荣两家结亲是好事,我当然支持,而且叶帅既已赞成,我当然同意!”
如此这般,事情的走向果然如柯小麟当初化解荣毅仁忧虑时说的那样。
在廖承志、叶帅以及周总理的帮忙下,1973年8月8日,荣毅仁和马万祺在北京饭店为子女举行了订婚仪式。
仪式布置简单而隆重,现场气氛欢快而热烈,有来自北京、上海以及澳门的200多名亲友莅临参加,马万祺夫妇和荣毅仁夫妇喜笑颜开,挨个向各位亲友敬酒致谢。
订婚仪式后,荣智婉和马有恒又回澳门举行了结婚仪式。人们纷纷感叹这对新人好不登对。
以后马万祺再到北京,总要把叶帅和亲家荣毅仁请到一起相聚。
因着这层关系,叶帅和荣毅仁的关系更近了。由此,也才有了后来改革开放新时期马万祺和荣毅仁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素材来源:
[1]范硕.叶帅和马万祺谊深情笃[J].炎黄春秋,1995,(09):22-25.
[2]黄子云.叶帅与荣毅仁[J].党史纵览,2002,(07):12-16.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