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谈判即将召开,双方却在谈判桌前就已剑拔弩张。美方威胁对华加税100%、封禁TikTok,中方则针锋相对地收紧稀土出口、转向南美采购大豆。
这场经贸博弈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9月12日,中国商务部确认中美将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年内第四次经贸谈判。这已经是双方今年第四轮正式会谈,足见分歧之深、谈判之难。
自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休战协议以来,双方约定的休战期限将在11月10日到期,留给谈判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收窄。
不过,眼下的情况比预想的更加复杂。美方在谈判议题清单上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单边关税、滥用出口管制、TikTok问题,还额外加入了所谓的“国家安全议题”,同时提出要探讨打击洗钱合作。
这种做法充满了政治算计,将纯粹的经贸问题与安全议题捆绑,为谈判增添了更多变数。
美方的“筹码”策略可谓步步紧逼。一方面,要求TikTok必须在9月17日前出售给美方,否则将面临全面封禁;另一方面,施压G7盟友对华商品加征最高达100%的关税。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想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在谈判开始前就占据主动地位。
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中方的应对可以说是既有力度又有分寸。
在稀土领域,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早在4月4日发布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稀土出口需经商务部审批。这一措施直接关系到美国的芯片制造、军工生产等关键产业,可谓击中要害。
钐和钆等中重稀土元素是制造高端磁材、激光器、核反应堆控制棒的关键原料,在美国的半导体、国防工业中不可替代。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所使用的稀土中约80-85%依赖进口,其中约70%来自中国。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得这一反制措施具备了相当的威慑力。
业内人士透露,中方目前正在加大稀土出口管制执行力度,开始按照“一批一证”的规定发放出口许可证,出口商还必须在申请中填写最终用户信息。
在农产品领域,中方同样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转向阿根廷、巴西采购大豆,中方有效分散了进口来源,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这一做法的效果立竿见影——此前暂停美国大豆进口已经导致美方数千万吨大豆积压,美国豆农的抗议声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2025年1-4月的稀土出口量同比激增10%至18962吨,但通过严格的管制措施,确保了出口的可控性。
同时,海关总署频繁查获的走私案件显示,境外势力正试图通过“伪报品名”“第三国转口”等灰色手段获取中国的稀土资源,这进一步凸显了管制政策的必要性。
美方目前仍然沉浸在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中,试图通过施压来获得单方面的优势。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是“伤敌八百、自损两千”。
以TikTok为例,该平台在美国拥有超过1.7亿用户,已经成为一款国民现象级应用。强行封禁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也会对美国的数字经济生态造成冲击。
在关税政策上,美方的加税措施同样面临反噬。从4月起,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不断攀升,从最初的34%一路上涨到145%。但高关税最终还是要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
TikTok Shop在美国的电商业务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根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5月初TikTok Shop来自海外卖家的日销售额环比下降了约20%至25%,这直接反映了贸易摩擦对跨境电商的冲击。
归根结底,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基本规律并没有改变。除了经贸领域,在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国际热点上,两国同样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如果美方继续选择“装睡”,不仅无助于双边关系的改善,也会阻碍这些国际问题的妥善解决。
眼下的马德里谈判,实际上为双方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彼此关系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当前的形势要求必须抛下幻想,加快补齐在关键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短板。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能否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来。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双方都需要展现出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耐心,通过平等对话找到管控分歧、扩大合作的有效路径。
毕竟,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脱钩断链”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