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再留手!乌克兰电力遭到毁灭打击,泽连斯基紧急求援过冬

乌克兰能源设施遭系统性破坏,泽连斯基紧急求援过冬。

基辅街头民众囤积蜡烛和发电机,医院手术因停电中断,部分家庭回归烧木头取暖的原始方式。

乌克兰能源部证实,多州的电力系统遭到毁灭性重创。私营电力巨头DTEK的数据更为惊人:全国六成的电力供应在一夜之间瘫痪。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滚烫的人间悲剧。当西方政要们还在会议室里争论援助条款时,乌克兰母亲正用冻僵的手指点燃最后一块木柴。

这场能源战争早已超越军事范畴,它用最残酷的方式揭穿了现代文明的脆弱性——只要切断能源命脉,摩天大楼会在黑暗中变回洞穴,科技奇迹瞬间退化成原始求生。

此次攻击延续了俄方自 10 月以来的密集打击节奏。11 月 7 日夜间至 8 日凌晨,俄军发射的导弹与无人机群覆盖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苏梅州等多个关键区域,敖德萨州一处主力能源设施在无人机袭击中发生剧烈爆炸,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导致该州电网与主干网断开连接。

乌克兰空军数据显示,俄军此次共出动 120 枚导弹与 90 架无人机,乌军防空系统拦截了 104 枚导弹和 42 架无人机,但仍有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击中目标,其中包括乌克兰最大私营能源企业 DTEK 旗下的三座主力电站,发电机组与输电枢纽均遭受不可逆损伤。

电力系统的崩溃已形成连锁反应。切尔尼戈夫州自 10 月 7 日起就实施电力限制,如今更是进入 “每小时停电一次” 的紧急状态,当地电力公司员工实行两班倒抢修,却屡屡因空中警报被迫中断作业。

截至 11 月 8 日清晨,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等东部州已出现全面停电,苏梅州的输电线路损毁率超过 70%,仅剩应急线路维持医院等关键单位供电。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 10 月 16 日就已宣布全国进入紧急停电状态,工业限电时段从每日早 7 时至晚 10 时延长,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基本陷入停滞,而冬季供暖系统的能源供给缺口已扩大至 40% 以上。

民生困境随气温下降不断加剧。联合国驻乌克兰人道协调员施迈尔披露的数据显示,冲突千日间已有 3.9 万名平民伤亡,3400 多所学校和医院被毁,超过 1000 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其中 350 万境内流离失所者正面临无暖可依的绝境。

在哈尔科夫,居民已开始排队抢购便携式取暖器和蜡烛,部分偏远村镇因道路中断无法运送燃料,老人和儿童只能依靠毛毯抵御零度以下的严寒。国际移民组织指出,1460 多万乌克兰人亟需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冬季保暖物资、应急发电机和饮用水净化设备的缺口最为突出。

泽连斯基的求援行动在打击升级后全面提速。11 月 3 日,他紧急会见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八国北约代表,明确提出三项核心诉求:加急交付 S-400 防空系统及配套导弹以保护能源设施、提供至少 1500 台大型应急发电机、追加冬季专项援助资金。

在会谈中,泽连斯基展示了能源设施受损的航拍影像,强调 “每延迟一天援助,就有更多平民面临生命威胁”,并对盟友此前提供的支持表达感谢。

这场会谈后,欧盟理事会于 11 月 4 日宣布通过第五笔对乌援助款项,超过 18 亿欧元资金将优先用于能源系统修复和民生保障,这是欧盟 2024 年 3 月生效的 500 亿欧元援助机制下的最新拨款,此前已累计拨付 150 亿欧元。

但西方阵营的分歧仍给援助前景蒙上阴影。美国自 3 月起暂停对乌军事援助,新任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 “乌克兰安全保障需由欧洲主导”,并提出 “矿产换援助” 的条件,要求乌克兰开放资源开发权以换取有限支持。

尽管英国首相斯塔默等欧洲领导人承诺 “支持多久就多久”,英法德等国也计划联合向乌输送 200 台发电机和 1 万吨取暖燃料,但欧洲自身的能源储备也因冬季需求攀升面临压力,实际援助到位速度远低于预期。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11 月初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通话中则强调,冲突根源是北约 “在乌建立反俄桥头堡”,俄方打击目标仅限 “支持军事工业的能源设施”,拒绝为攻击造成的民生后果负责。

修复工作在战火中举步维艰。乌克兰能源部表示,目前正全力推进设施维修并储备关键资源,但频繁的空袭使修复效率大打折扣,部分损毁严重的电站需更换核心部件,而供应链中断导致这些部件的交付周期长达 3 个月以上。

DTEK 公司 CEO 马克西姆・季姆琴科坦言,现有修复能力仅能满足需求的 20%,若攻击持续,到 12 月严寒期可能出现 “全国性能源瘫痪”。国际能源署派出的技术团队评估认为,即便停止攻击,乌克兰电力系统完全恢复也需至少 5 年时间和超过 200 亿欧元资金。

随着 11 月中旬首场暴雪即将来临,乌克兰的能源危机已进入决战阶段。泽连斯基在最新视频讲话中呼吁民众节约用电,同时再次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强调 “过冬援助不仅是物资支持,更是对民主的捍卫”。

欧盟已启动跨国能源输送应急方案,计划从波兰、罗马尼亚向乌输送部分电力,但输电容量仅能满足乌需求的 15%。这场能源战的走向,不仅关乎乌克兰民众的冬季生存,更将深刻影响这场千日冲突的后续态势。

泽连斯基在寒风中的声声哀求,已经不再是索要能够赢得战争的尖端武器,而是在乞求能让他的民众撑过这个冬天的基本生存权利——稳定的电力和暖气。这场援助行动的最终破局关键,或许早已不在于援助的总额有多大,而在于援助抵达的速度,能否跑赢设施被摧毁的速度。

可悲的是,在这场与严寒和炮火的赛跑中,乌克兰似乎正在被越甩越远。寒冬不会等待漫长的外交谈判,也不会理会武器订单的交付时间表。

信源:

央视新闻:泽连斯基与多国代表讨论加强能源防护等议题
http://m.toutiao.com/group/7568626700880314932/?upstream_biz=doubao


中国新闻周刊:打了 1002 天,12000 平民遇难
https://www.inewsweek.cn/world/2024-11-21/23728.shtml


China Daily:Russia pounds Ukraine's power grid in massive strike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11/18/WS673aa500a310f1265a1ce098.html


央广网:乌称多地能源设施再遭袭击 相关区域断电或供电紧张
http://m.toutiao.com/group/7558417420973539886/?upstream_biz=doubao


人民网国际:欧盟将再向乌克兰提供 18 亿欧元的援助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5/1105/c1002-40597196.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乌克兰   俄罗斯   紧急   电力   能源   设施   欧元   无人机   发电机   冬季   北约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