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中真正拉起一支队伍的,仅有两个半,他们被我们称为老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咱们常说十大元帅个个战功赫赫,可真要论“白手起家”、从零拉起一支队伍的,其实只有“两个半”!

他们不是继承指挥权,而是硬生生在最乱的时候,凭胆子、靠本事,一步步把队伍拉起来,才有了后来的赫赫威名。

正因如此,他们被我们亲切地喊作“老总”。可问题是——为啥是两个半?两个分别是谁?那“半个”又是谁,凭啥算半个?

贺龙:从“土匪头子”到革命军人

贺龙,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绝非陌生。

1896年出生于湖南桑植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期的贺龙曾是一名马夫,也当过短工。

1916年,年仅20岁的贺龙就已带领农民武装在湘西举起反抗军阀统治的旗帜。

那时的他,被官方称为"土匪",却已经开始关注民生疾苦。

在动荡的军阀混战年代,贺龙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组织能力,逐渐在湘西地区站稳脚跟。

贺龙参与了护法战争,并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到北伐战争时期,贺龙已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成为北伐大军中的重要力量。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贺龙与周恩来、叶挺等人一起,率领部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贺龙并未放弃革命理想。他带领残部转战各地,继续寻找革命的出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在冀中军区发展部队,成为抗击日寇的重要力量。

这位曾经的"土匪头子",在革命的熔炉中被锻造成为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

贺龙最为人称道的是识人用人的独特眼光,他能从普通士兵中发现军事人才,并给予培养提拔的机会。

彭德怀:横刀立马的铁血将军

如果说贺龙的革命道路开始于自发的农民武装起义,那么彭德怀的革命生涯则是从一名湘军将领逐渐转变而来的。

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的彭德怀,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为了改变命运,16岁的彭德怀参加了湘军,这成为他军事生涯的起点。

凭借过人的勇气和军事才能,彭德怀在湘军中逐渐崭露头角,升至营长、团长等职位。

影响彭德怀思想转变的关键人物是段德昌。

通过段德昌的引导,彭德怀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在思想上完成从军阀部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为他后来领导平江起义奠定了基础。

1928年7月,彭德怀在湖南平江率部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这支部队后来成为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彭德怀也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军旅生涯。

起义后,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湘鄂赣边区,最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会师。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率领部队在华北地区与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彭德怀受命担任志愿军总指挥,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精良的美军的军事奇迹。

彭德怀的军事风格以“刚毅果断”、“不畏强敌”著称。

毛泽东曾赞誉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彭德怀铁血将军的形象。

朱德:从滇军旅长到红军总司令

在这"两个半"支队伍中,朱德被称为"半支",这源于他的部队主要来自南昌起义的原有部队。

1886年出生于四川仪陇的朱德,早年家境贫寒。

幸运的是,家族成员看到朱德聪明好学,资助他读书,使他得以走出贫困山村,接受教育。这段经历培养了朱德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青年时期的朱德加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参加滇军,逐渐升至旅长职位。

在军旅生涯中,朱德逐渐对中国的现状产生深刻思考,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2年,朱德赴德国留学,在那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与周恩来等人结识,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回国后,朱德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成为革命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1927年,朱德参与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带领残部南下广东、香港,后转战湘南、赣南等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井冈山会师后,朱德与毛泽东建立了亲密的战斗友谊,共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朱德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红军将士的爱戴和敬重,被亲切地称为"朱老总"。

井冈山会师

1928年到1929年间,朱德、彭德怀、贺龙率领的三支部队先后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这次会师,不仅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更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曙光的重要转折点。

井冈山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毛泽东在这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方向。

朱德、彭德怀、贺龙三位将领的到来,为这一革命道路的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

在井冈山时期,朱德、彭德怀、贺龙各自发挥所长,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德以其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成为红军的重要领导者。

彭德怀以其刚毅果断的性格和出色的战术素养,屡立战功。

贺龙则凭借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和识人用人的能力,为红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井冈山会师后,这三支部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保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后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朱德、彭德怀、贺龙都成为中国革命军队的重要领导者,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朱德、彭德怀、贺龙同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成为开国十大元帅中的重要成员。这是对他们为中国革命所做贡献的最高肯定。

《——【·结语·】——》

朱德、贺龙、彭德怀三位"老总"以不同的方式拉起队伍,带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如何不同,只要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终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中国革命军事史》、《开国将帅传记》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   平江   井冈山   队伍   革命根据地   湘军   拉起   红军   老总   部队   军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