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生万物》播完了,但关于电视剧的剧情,以及剧中的演员们,仍在被热烈地讨论着。
就连倪萍都忍不住要“蹭一蹭大脚娘的流量”,她和迟蓬之间的珍贵友谊,也感动了许多人。
《生万物》大结局一片好评,然而这部剧带红的却不是主角宁绣绣,而是蓬头垢面的“大脚娘”,原因无他,视觉冲击太大了!
若非亲眼所见,谁敢相信这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褶子甚至指甲缝里都塞着灰的土老婆子,居然是迟蓬饰演的。
想当年,迟蓬在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中一出场就凭清纯又坚韧的模样惊艳四座,怎么现在老成了这副样子?
甚至迟蓬还不是娱乐圈女星的个例,不少女星一过40就老成了“婆婆妈妈”。
有些女演员,她们脸上的光彩不是被时间偷走的,是她们自己亲手熄灭,再揉碎了,喂给了角色。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近乎献祭的职业精神。
提到这个,巩俐在《秋菊打官司》里的形象,至今都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为了演活那个土气的村妇,她愣是提前半年跑去陕西农村,和老乡们同吃同住,硬生生把自己的皮肤晒得又黑又糙。
等电影拍完,她穿着戏服混在人堆里,当地村民压根没认出来。这种为角色“换皮”的狠劲,是教科书级别的。
同样的路,热依扎也走了一遍,当年《甄嬛传》里那个冷艳高傲的“拽妃”,眼神里都是不屑。可一转眼到了《山海情》,她成了那个灰头土脸的农村妇女李水花,不修边幅,脸上写满生活的艰辛。
正是这个角色,让她拿下了飞天奖最佳女主角。从惊艳到质朴的巨大跨度,是她用美貌换来的演技勋章。
《生万物》里的牛银红也是个狠人。谁能想到那个懒惰又讨人嫌的“铁头娘”,年轻时竟是《封神榜》里杏眼桃腮的贾氏?是《唐太宗李世民》里清丽的冰如?她根本没把当年的美貌当回事,角色需要什么,她就给什么。
还有闫妮,明明“佟湘玉”的风情万种还历历在目,她却能在52岁的年纪,心甘情愿地去《外婆的新世界》里,扮演一个捡烂菜叶、头发花白的落魄老人。
以及刘琳,曾经的北影校花,在《父母爱情》里,她把自己变成了那个大字不识、一嘴方言的“江德华”。到了五十岁,演起三十岁张晚意的妈,毫无违和感,那份沧桑是刻进骨子里的。
对她们而言,皮囊只是工具,毁掉一个漂亮的“我”,是为了成就一个真实的“她”。
然而,不是所有人的转身都如此主动,有些演员的形象改变,更像是一场与命运的被动搏斗,充满了挣扎和无奈。
她们的故事,让人心里泛起一阵“意难平”。
王澜就是个让人唏嘘的例子,年轻时的她,五官明媚,在电影《五魁》里演的少奶奶魅力四射,甚至被人称为“内地王祖贤”,《编辑部的故事》里,也是清纯可人。
可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因为甲状腺肿瘤,手术后她必须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身材不可避免地发胖、走形。
从风韵犹存的女神,到《乔家的儿女》里那个有点刻薄的保姆,这条路,她走得并不情愿。
和她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模特出身的于娜,身高178cm的她,曾是T台上风情万种的顶尖模特,一部海岩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让她红遍大江南北。
那时候的她,是多少人的梦中情人,可后来同样因为生病需要长期服药,身材变得臃肿,渐渐地,从2015年左右,她就进入了半隐退的状态。
向太陈岚年轻时,也是个明艳大气的标准美人,跟大美女关之琳合影都丝毫不输。后来因为脑瘤手术,激素的影响让她面部轮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她们来说,外形的改变并非艺术追求,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尽管如此,她们依然在用演技这副最后的盔甲,坚守在演员的岗位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坚韧。
除了主动求索和被动承受,还有第三条路——从容地接纳。这些演员不与时间为敌,而是选择与它同行,将岁月的沉淀转化为新的能量。
她们坦然地老去,并在“母亲”、“婆婆”、“祖母”这类角色中,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
迟蓬就是这条路上的典范,1983年,她就凭《红叶,在山的那边》拿过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是个起点很高的“第二眼美女”。
此后二十多年,她没怎么大红大紫,从2000年的《黑龙江三部曲》开始,她便一头扎进了各种“母亲”角色里,默默耕耘。
直到《生万物》里的“大脚娘”,让她以一个出人意料的方式再度翻红。这位和倪萍是话剧团同学、友谊深厚的老戏骨,甚至引起了时尚杂志的注意,有望去拍大片。这是时间给予耐心的最好回馈。
80年代的时光美人沈丹萍,也走得非常从容,当年她在《夜上海》里扮演周璇,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迷倒了无数观众。
如今在《生万物》里,她成了苍老肥胖的“可金娘”,可那份沉静优雅的气质还在。她没有强行挽留青春,而是让角色随着自己的年龄自然生长。
这种转型智慧,在潘虹和王姬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潘虹,年轻时气质卓绝,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28岁前就三夺金鸡奖。到了晚年,她成了《虎妈猫爸》里赵薇的“恶婆婆”,成了荧幕上的“婆婆专业户”,转型得干脆利落。
王姬也是,谁不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那个海外精英女性的经典形象?可到了《山河明月》,她也能坦然地穿上朴素的衣服,扮演一位操劳的皇后。
她们都明白,在什么年纪,就该吃什么样的饭,演什么样的戏,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大智慧。
所以你看,女演员的形象流变,背后是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是为了艺术主动献身,有的是在与命运抗争后无奈妥协,有的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从容过渡。
我们真的不必为她们逝去的胶原蛋白而叹息。她们如今在荧幕上呈现的每一道皱纹,每一寸看似多余的脂肪,都可能承载着一个角色的灵魂,或是一段真实人生的血泪故事。
这种历经风霜后的真实,本身就是一种更深邃、更值得我们尊敬的美。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