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 刘碧云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 杨威

采样操作麻烦、过程尴尬、不好意思、嫌弃抵触……要说体检时最容易被放弃的项目,绝对非“大便常规”莫属,弃检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想到要拿勺子去戳一坨,哎呀,心理上有点“障碍”,算了!

很多市民心存侥幸,“靠直觉自医”,觉得自己大便正常,没必要检查,径自放弃了这项检查。于是,一次捕捉隐藏疾病、挽救生命的关键机会,可能就这样被错过了……
一 关于大便的一些知识
粪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等。
1 大便的颜色
正常颜色为黄褐色或棕黄色,正常情况下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不同,颜色可随之变化。比如平时大便颜色都是正常的,某天突然变黑色或暗红色,也不要慌,可能是前一天吃太多黑色或红色的食物,例如火龙果、血旺等。
2 大便的性状
正常大便:长条圆形软硬适中。
稀便:可能与饮食、肠道感染、菌群失调等有关。
粘液状大便:常见于肠道炎症病变。
柏油样黑便: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鲜红色大便: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3 大便的味道
大便一般没有明显的恶臭味,当有消化不良,特殊感染等情况时,大便可能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味道。
二 为什么不是建议做,而是千万别漏!

粪便常规与血常规、尿常规并称为“三大常规”。在体检中,常规检查虽然基础,但却是十分重要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快速筛查感染、贫血、肾脏疾病、消化系统异常等常见问题,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某些重大疾病筛查和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是评估整体健康状况不可或缺的基石。
三 不要小看粪便常规,这些大病它先报信。

这些难以发现的很“吓人”的病,粪便早就知道了:
1 消化道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是粪便检查的核心项目之一。肉眼看不见的微量出血(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肠道息肉、肿瘤引起的渗血),都能被检测到。而早期结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隐匿性出血”,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没有腹痛、腹泻等不适,以为没什么问题,结果错过了早期发现治疗的好时机,如果及时做了粪便常规检查,就会发现隐血试验阳性的异常结果,从而能进一步做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 肠道炎症
如果粪便中检测到白细胞、红细胞增多,那肠道可能存在炎症—— 比如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早期只是轻微腹泻、腹痛,很容易被认作 “肠胃炎”,但通过粪检,就能帮助医生快速锁定病因,避免误诊。
3 寄生虫感染
吃了不洁食物或生水,可能感染蛔虫、蛲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虫卵或虫体,会随着粪便排出,通过粪检就能明确诊断。尤其是儿童、经常吃生食的人群,这项检查绝对不该落下。
4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粪便的性状(比如稀便、水样便、干结便)、颜色(黑色、陶土色、红色)、脂肪含量等,能够反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况。像粪便中脂肪过多,可能是胰腺疾病或肠道吸收障碍;黑色柏油样便(排除饮食影响后),可能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信号,需要立即就医。
四 关于粪便常规,这几句话请不要再说了
“我没症状,不用查。”
粪便检查是无症状人群筛查早期病变的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像癌症、息肉等消化道疾病,早期大多无症状,等出现腹痛、便血、体重下降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大便正常,结果就一定正常。”
很多肠道问题不会改变大便的外观和性状。比如早期息肉、微小肿瘤,大便可能还是成形的,但已经出现了微量出血—— 而这个出血只有隐血试验能发现。
“采样太麻烦,凑活一下就行。”
采样不规范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正确做法很简单:
1)检查前3天尽量不吃动物血液性食物,如鸭血、鸡血等,不食用大量叶绿素的食物或含有铁剂的药物及维生素C,以免出现假阳性。
2)采样器皿要清洁干燥,避免水或其他物质混入,破坏其成分,出现假阴性结果。
3)避免尿液污染标本,女性避免在月经期留取标本,以免影响结果。
4)采取大便中央的部位或者黏液脓血部分;若是腹泻稀便,取三勺,采样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结果。
五 哪些人更要重视粪便检查?
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高发年龄段)。
有结直肠癌、息肉家族史的人。
长期腹泻、便秘、腹痛、腹胀,或大便习惯改变的人。
经常吃生食、不洁食物,或有烟酒嗜好的人。
既往有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人。

以下是在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
大便标本取样时规范操作
粪便检查大便标本收集器↓

在取标本时,只需要取一平勺就够了↓

错误示范↓

下次,希望大家可以“大大方方儿”地做这项检查,多花2分钟正确采样,给肠道健康多一层保障。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选择!

【科室简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