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下雨天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都会犯同一个嘀咕,这会儿点外卖是不是太不近人情,骑手会不会淋成落汤鸡,超时了会不会被扣钱?
但对19岁就辍学闯社会的女骑手王晚来说,这种天气从来不是犹豫的理由,哪怕雷声炸得她手都抖,她也会往雨里冲。
不是不怕,是她比谁都清楚,雨天的外卖单,藏着这个行业最实在的溢价。
2024年失业后,王晚成了外卖大军里少见的女性面孔,在此之前,她干过印刷工、医院外送员、服务员,甚至写过几百万字的小说,十部长篇几十个短篇,可惜没一本出版。
兜兜转转才发现,跑外卖居然成了目前最满意的工作,她把跑单间隙的日子写成了《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没有知识分子的居高临下,全是沾着雨水和汗水的实在话。
北京2024年的暴雨特别“狠”,往往带着电闪雷鸣突然砸下来,王晚专门买过电动车遮雨棚,被她哥拦住了,说不安全还影响速度。
没办法,她只能备着一次性雨衣,可那玩意儿“跟纸糊的似的”,风一吹帽子就飞,雨水顺着拉链往衣服里灌,前襟和裤子永远是湿的。
更糟的是路况,低洼路段的积水能没过电动车踏板,城中村的桥洞下更是一片浑浊,她得推着车蹚过去,鞋套里灌满水,走一步“咕叽”一声。
但越这样,单子反而越多,下雨天大家懒得出门,商家订单堆成山,出餐速度比平时慢一半,可系统给的配送时间没多给多少,就算有15分钟免责,也常常卡着点赶不上。
有次傍晚突降暴雨,闪电劈得天空发白,不少骑手直接躲进商场避雨,王晚也跟着躲了会儿,等雨小了出来,手上的单子全超时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别的配送区域早发了全时段免责声明,她所在的生命科学园片区,直到第二天系统发扣款提醒,站长才磨磨蹭蹭出了个“超时10分钟免责”的通知。
骑手们在群里追问,结果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能自由说话不被禁言的群。
可就算这样,下次下雨王晚还是照冲不误,她心里门儿清,雨天跑单的人少,单子堆在系统里没人抢,单价能涨不少。
而且天不好的时候,顾客大多会体谅,有的会留言“不急,慢慢送”,有的还会提醒她注意安全。有
次大雨,一个女孩给了她个红色礼盒,里面是闪灯钥匙链和铁皮小青蛙,一按就跳,让她高兴了好几天。
但在外卖这个高度男性化的行业里,王晚要面对的远不止雨天的难。
家人就不待见她这份工作,觉得没面子,羞于跟人提她是跑外卖的,顾客那里的尴尬更猝不及防,有男顾客只穿内裤开门,那种尴尬和隐隐的威胁感,是男骑手永远不会遇到的。
就连旁人的好意都成了压力,总有人劝她一个女人家,别干这个遭罪了,可没人问她,不干这个,又能靠什么吃饭?
最磨人的是对女性身体的消耗,长期戴头盔导致脱发,过度劳累搅乱经期,雨天淋久了就犯宫寒,经期的时候整个人像“闷在笼屉里”,又冷又难受。
有阵子天热雨又下得断断续续,她闷在雨衣里浑身刺挠,脱了衣服一看,侧面全是小红疙瘩,才发现是内衣上长了霉点。
这些细碎的难堪,男骑手从来不用操心,却是女骑手们每天都要应对的额外功课,她在写这些的时候没有卖惨,只像在说今天淋了雨一样平常,可正是这种平常,才更让人觉得心酸。
王晚刚跑外卖时,其实也慌,怕找不到商家,怕送晚了挨差评,怕遇到难缠的顾客,甚至有点羞于穿骑手服。但跑着跑着,这些惶恐都被磨成了韧性。
她学会了看路况,知道哪个时间段哪个路段容易堵车,学会了跟商家沟通,出餐慢就提前打电话跟顾客说明,学会了克服对雷雨的恐惧,把雷声当成“催单的信号”。
就连那些曾经让她难堪的瞬间,也慢慢能坦然应对,就比如遇到不礼貌的顾客,她会保持距离,身体不舒服,就趁没单的时候找个角落歇会儿。
她的书被收录进单读的“在场”书系,这书系专门收录普通人的生命史写作,前两本讲的是其他行业的真实生活。
就像书里写的,她每天在别墅区、普通小区、工地和城中村之间穿梭,送的不仅是餐,更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日常,而她自己的日常,也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下雨天再想起要不要点外卖的问题,或许能多一层理解,那些冒雨而来的骑手,尤其是王晚这样的女骑手,不是在“讨生活”,而是在靠自己的脚和手,挣一份踏实。
雨里的每一份订单,既是顾客的便利,也是她们对抗生活的底气。而那些偶尔收到的小青蛙、一句“慢慢来”,就是雨幕里最暖的微光。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