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说,好好教育女儿,长大了被黄毛骗走了就糟糕了。但人心中的偏见,真的是一座大山,黄毛也是能考上北大的。
谁规定好学生就得是板寸头、黑框镜、校服拉链拉到顶的?黄毛发力,就能来一个啪啪打脸的翻转现场。
不少家长开始都不信,直到看见录取通知书才知道,以后如果这个黄毛能看上自己女儿,那自己女儿才是烧了高香的那个,在劫难逃了。
网上忽然火了一个打脸视频,瘦高个儿小伙,顶着一头晃眼的黄毛,趿拉着拖鞋,走路带点漫不经心的劲儿,手里还晃悠着一张自己画的、瞅着挺山寨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这画面,搁哪个家长眼里不得血压飙升?心里指不定嘀咕:“这熊孩子,做啥白日梦呢!” 可镜头一转,人家手里捏的变成了正儿八经、带着校长签名和专属学号的北大蓝皮录取书!
这下可好,不少看视频的爹妈瞬间破防,感觉脑子里那套“染发=没出息”的老黄历被撕得稀碎——以后再也不敢随便拦着闺女说“别跟黄毛玩儿”了,万一人家是北大的呢?
可再定睛一瞧专业,好些人又“哦~”地一声,仿佛找到了答案,但也绝望了,原来不是正常的北大学生啊,但这还不如是文化课学生呢,体育生更难搞!
男生所学的专业,是体育教育。挂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底下,这下可热闹了,毕竟这组合听着新鲜,不少人乐了:“嚯,这体格当狗仔队,追明星谁也跑不过他!”
可也有人觉得,体育生嘛,染个头发、打扮个性点,好像也“合理”了?这想法,其实还是掉坑里了。
“体育教育”怎么了?挂靠新闻学院很奇怪吗?我们得扒开表象看实质,北大确实没有独立的体育学院,它的体育教研部规模、师资和那些专门的体育院校比有差距。
把体育教育专业放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是学校内部学科结构和管理上的安排,可能是因为课程设置里涉及体育传播、赛事管理、体育新闻等内容,需要借助新传院的部分师资和课程资源。
但这丝毫不影响毕业证的分量,他拿的是正儿八经的北大毕业证,学位是教育学学士!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是常规操作。
北大为国家队输送过不少奥运冠军和顶尖艺术人才。像东京奥运会女子重剑冠军孙一文,就是北大学子;清华的“眼镜飞人”胡凯,当年也是特招进去的。
想走高水平运动员进清北,首先得是真正的“高水平”,通常要求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甚至健将级,在省级、全国性乃至国际比赛中拿过硬邦邦的名次。
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强度和伤病代价。光有运动成绩还不够,文化课成绩也得达标!*清北对这类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虽然比普通高考生低,但这分数对于常年泡在训练场、比赛场的运动员来说,挑战巨大,需要付出双倍努力。
所以,甭管他头发染成啥色儿,人家能拿到北大的入场券,无论是靠普通高考硬拼680+的分数,还是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达到严苛的双重标准,都证明了他有真本事、付出了巨大努力。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