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牌集体“弃短从长”?播客大屏成新宠,传播逻辑悄悄变了

打开B站投屏跳帕梅拉,开屏居然弹出爱马仕广告,这事儿放在两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后来刷着刷着,香奈儿、LV的广告也陆续出现,当时第一反应是“走错片场了?”本来以为只是巧合,后来跟B站的朋友聊起,才知道今年投OTT大屏的奢侈品牌真不少,增长得挺明显。

不光是大屏,播客里的奢牌身影也越来越多。

经常听播客的朋友肯定有感觉,Prada、LOEWE今年都开了中文播客频道,就连一些头部播客的广告,也肉眼可见地变密集了。

这波操作让我有点好奇,现在大家都在卷短视频的“短平快”,这些高冷奢牌为啥反而往播客、大屏这些“慢内容”里扎?

现在刷短视频跟赶场子似的,手指一划就是下一个,品牌想在几秒钟里让人记住,难度堪比登天。

品牌发声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短内容抢曝光,中长内容建信任,本来就该各司其职。

这两年明显能感觉到,传播的天平在往回摆,不再是一味追求“更短更快”,而是慢慢趋向均衡。

主动筛选的用户,才是品牌的“精准菜”

品牌做传播,要么想让更多人知道,要么想找到真正愿意买单的人。

播客和大屏,显然属于后者。

刷短视频的时候,我们基本是平台推啥看啥,不用费脑子选。

但打开播客或者电视大屏,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得自己翻主页推荐,搜感兴趣的主题,或者回找收藏夹里的内容。

光选内容这一步,可能就要花上好几分钟。

这种“不愿将就”的主动选择,本身就是一道门槛。

能愿意花这个时间的人,肯定不是随便逛逛的泛流量,而是带着明确兴趣和需求来的。

复旦做过一次调研,播客听众里年轻人占比很高,大多是白领,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而大屏这边,智能电视用户里,收入不错的中青年也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人有消费能力,更有自己的判断,不是靠算法推荐就能打动的。

就像B站上鲁豫和易立竞的那期视频播客,居然有450万播放量,评论区里好多人说从头看到尾,甚至二刷。

在这个连看剧都要倍速的时代,能让人静下心来花两个小时看一场对谈,足以说明这些用户对深度内容的认可。

对品牌来说,能吸引到这样的受众,比铺天盖地的泛曝光有价值多了。

聊完用户,咱们再说说沟通的氛围,这事儿也很关键。

要是正在赶方案、脑子一团乱麻,突然弹出个广告,第一反应肯定是反感,再好的内容也成了打扰。

但打开播客或者大屏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情绪对了才好沟通,调性匹配才不违和

我卧室里摆了三块屏幕,iPad、闺蜜机和投影仪,用法完全不同。

iPad用来刷短视频、看信息,状态总是很浮躁;闺蜜机大多时候给孩子看启蒙视频,是亲子时光;只有投影仪,是我彻底放松的时刻,挑一部纪录片或者访谈,全神贯注沉浸其中。

不同的屏幕,对应着完全不同的情绪状态。

大屏和播客,恰好占据了“放松、专注”这个黄金情绪场。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特定情绪下接触到的品牌,容易被大脑绑定在一起。

我同事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在B站大屏看户外大片,看完弹出香奈儿蔚蓝香水的广告,画面氛围跟视频特别搭。

后来朋友过生日,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款香水。

如此看来,品牌在这种场景下出现,根本不用费劲抢注意力,只要顺着氛围融入就行。

老罗的视频播客里,瑞幸的植入就很有意思。

两杯咖啡摆在桌上,跟会议室里常见的提神饮料没啥区别。

唯一一次口播,是老罗说自己没睡午觉状态还很好,贾樟柯接了句“有瑞幸在,不困”,老罗还问了句“可以保留吗”,跟聊天似的,观众不仅不反感,还愿意在评论区互动。

为啥偏偏是奢牌对这种方式情有独钟?这跟品牌调性太有关系了。

奢牌的价值,藏在工艺细节和品牌理念里,手机小屏根本撑不起来。

那些珠宝的镶嵌工艺、面料的质感,只有在大屏的高清画面里,才能被完整呈现。

播客也是一样,LOEWE的播客聊女性创作和手工艺,山下有松的播客探讨女性成长,这些内容都不是在卖货,而是在输出品牌的世界观。

品牌出现在这样的内容里,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品味认证”,借助内容的格调为自己背书。

其实这不是奢牌在逆势而为,而是传播生态越来越成熟的表现。

之前看到数据说,全球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长已经过了顶峰,大家慢慢开始厌倦了碎片化的信息轰炸。

品牌也终于明白,短期流量换不来长期信任,真正的品牌资产,还是要靠深度沟通来积累。

我挺乐见这种变化的,现在的品牌传播,不再是一味追求“快”和“广”,而是开始关注“深”和“准”。

短视频依然是抢曝光的好工具,但播客、大屏这些中长内容,能完成短视频做不到的深度连接。

它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分工合作,共同构成一个更完整的传播体系。

对于品牌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提醒:在流量焦虑的时代,与其在短视频里挤破头,不如静下心来,找到真正能和用户好好说话的渠道。

毕竟,品牌和用户的关系,就像交朋友,偶尔打个招呼刷存在感没用,真正的信任,还是要靠一次又一次的深度交流来建立。

而播客和大屏,恰好给品牌提供了这样一个“好好说话”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时尚   逻辑   集体   品牌   内容   视频   用户   广告   深度   情绪   调性   氛围   流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