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从未履行的36.9亿元合同,一场股价翻三倍的狂欢,一个国庆长假前夜的突然公告——海南华铁的算力大戏,留下了22万股东的无眠夜。
9月30日晚,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海南华铁发布一则简短公告——那份曾在3月引发市场轰动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在签署7个月后悄然解除。
全程“0交付”,甚至连神秘的交易对手“X公司”都未曾露面。
公告发布当晚,上交所火速向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这份来去匆匆的巨额合同,留给市场一堆疑问。
今年3月,当AI算力概念席卷A股市场时,海南华铁突然宣布了一份引人瞩目的《算力服务协议》。
根据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协议,约定提供5年算力云服务,合同总金额高达36.9亿元。
对于一家刚从设备租赁转型而来的公司,这份合同无疑被视为转型关键一步。公司甚至在公告中乐观预测,平均每年将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然而,这份合同的疑点从一开始就十分明显。
交易对手“X公司”的真实身份始终未被披露。公司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对关键信息进行了豁免披露,留给投资者一片迷雾。
更令人费解的是,合同签署后的7个月内,居然连一份采购订单都未能落地。直至9月30日,公司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单方面宣布解除协议,且不收取任何违约金。
这份来去神秘的合同,对海南华铁股价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
数据显示,从2025年2月至3月协议公告后,公司股价区间涨幅高达138.58%。股价从4元多一路飙升至13.26元,短时间内翻了三倍。
3月4日协议公告后,公司股价更是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成为算力概念炒作的明星股。
在这场资本狂欢中,知名“牛散”章建平曾现身海南华铁2025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榜,一举成为第三大股东。
然而,到2025年半年报时,章建平已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8月14日,海南华铁总经理、非独立董事胡丹锋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占总股本的2.22%。按当时股价测算,套现金额约达4.85亿元。
这场算力大戏的最大受害者,无疑是看好公司转型故事而高位接盘的普通投资者。
数据显示,在3月算力合同利好消息发布前,海南华铁股东数仅2万出头。而随着概念发酵,股东数激增至22万,几乎全是冲着“算力故事”而来的普通投资者。
9月30日,公司选择在国庆长假前夜发布合同解除公告,这一时机选择让22万股民带着焦虑度过整个长假。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时间点选择可能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因为无法立即交易的局面将持续多日。
面对海南华铁的合同解除公告,上交所迅速作出反应。
9月30日晚间,上交所立即对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虽然监管工作函的具体内容未立即公开,但这一举动表明交易所对该重大合同终止事件的高度关注。
在股吧等投资者社区,不少投资者发出了强烈质疑。
有投资者直言“骗子吧!说有也是你,说没有也是你”,还有投资者表示“这个应该查,存在欺骗!”
海南华铁,原名华铁应急,主营设备租赁业务。2024年5月,公司宣布易主,海南国资委接盘,更名为海南华铁,同时全力向算力领域转型。
然而,审视公司的业绩表现,可以发现其转型面临巨大挑战。
2024年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收增长16.38%,净利润却下降24.49%。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不断加大,从-3.46%一路扩大至-50.60%。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虽有所回暖,但如今随着算力合同告吹,公司转型战略能否落实存疑。
业内分析认为,海南华铁事件或成市场分水岭。国庆后市场风格大概率分化,AI科技赛道不会全面退潮,但会明显“缩圈”——只有估值与成长真正匹配的公司才能站稳脚跟。
截至9月30日收盘,海南华铁股价报9.68元/股,下跌0.82%。与3月12日创下的13.26元高点相比,下跌幅度已超过27%。
22万股东此刻只能等待节后市场的判决。而那些早已减持离场的股东,则已在这场资本游戏中顺利脱身。
市场从不缺乏故事,但当故事讲完,留给普通投资者的,常常是漫长的价值回归之路。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