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太可乐了,封了几个伪史论者,竟然冒出了更多的伪史论者,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弄死了几个马蜂,却招来了更多的马蜂。看看现在的网上,伪史论者像马蜂一样倾巢出动,围攻李泓冰。
李泓冰是谁?公开资料显示,李泓冰今年62岁,是江苏启东人,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法学硕士,高级编辑,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现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特聘教授。
封伪史论者,李泓冰教授为什么受到围攻?原来前几天,一些伪史论者被封了之后,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有媒体就此采访了李泓冰教授,让她谈谈看法,而李泓冰教授一番话,捅了马蜂窝。
李泓冰教授是怎么说的?李泓冰教授说,伪史论的本质,是通过炮制极端言论博取流量,这种行为损害了国家文化形象,她强调应基于事实的大历史观培育文化自信,而非夸大或虚构历史。
这种评价,不仅揭了伪史论者博取流量的本质,还上升到了“国家文化形象”的高度。这既让伪史论者恼羞成怒,也很不服气:恼羞成怒,是因为遮羞布被揭掉了;不服气,你李泓冰算老几。
恼羞成怒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把博取流量隐藏在学术讨论乃至爱国主义之下,呈现出来的是高大上的人设、面目,是可以在博得流量的同时还能赢得尊重的敬佩的。这下好,被说到了本质。
至于不服气李泓冰的人,他们说法理由似乎也不无道理。是的,李泓冰教授又不是历史学专业,你一个新闻学、法学专业的,又有什么资格反对伪史论者呢?你能拿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吗?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于是乎,伪史论这个马蜂窝里的每一只马蜂,便疯狂反扑,对李泓冰教授群起而攻之,似乎要替被封号的“先烈”报仇雪恨,当然,也更是为了能够继续博取流量。
而且有意思的、也令有关方面始料不及的是,在封了一批伪史论者后,伪史论的市场反而更大了,伪史论者的流量更多了。这真是逆天。由此可见,封伪史论者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标也不治。
可是,辨别伪史论者说的是真是假,真的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不可吗?显然不是的。有些伪史论者宣传的,只能忽悠一些九漏鱼,比如说瓦特是改良了中国的蒸汽机,说传教士偷了中国的历法,等等。
还有些内容虽然显得高深,似乎是“最新研究成功”,一般人还真难以分辨,可是只要反向推理就可以看明白了。怎么反向推理?那就是看看那些伪史论者有几个是正经的史学家,是否得到权威认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唯一有效的辨别方式。学术就是学术,专业就是专业,国际公认的历史,不是中国自媒体能够轻易推翻的,我们至少也得看到本国的学术权威发言,看到官方学术机构的表态。
当然,也有个别大学教授搞一套,似乎其“大学教授”的头衔可以增加可信度。但是,个别大学教授的“研究”,如果得不到业内认可,得不到其圈内认可,也是不可信的。业内都不认可,别人怎信?
而且,也不排除一些大学教授为了一己私利而别扯淡。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香港那个李兆良教授了,正是他第一个说郑和下西洋到了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人画,然而他实际上畅销了两本书。
伪史论者证来证去,就一个目标——人类文明、先进技术全部起源于中国。在这种目标下,西方必须都是假的。然而他们忘了两个基本的事实:中国自己没有相关历史记录,中国近代因落后被侵略。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