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特朗普的“创世纪计划”当成普通的科技政策了——这个凌晨签署的行政令,本质上是一颗投向全球科技格局的“AI核弹”。当硅谷大佬还在争论AI伦理该不该设刹车时,这位商人总统已经带着国家机器闯进赛场,用“曼哈顿计划”的架势喊出了规则:在AI赛道上,第二名就是 loser,没有例外。
当地时间11月24日,白宫的声明刚发出,华尔街的交易员就从睡梦中爬起来加仓芯片股。当天美股开盘,英伟达股价跳涨3.7%,富士康相关概念股集体飘红,就连沾边AI基建的钢铁企业都跟着喝汤。这不是资本盲目跟风,而是他们看懂了特朗普藏在“创世纪”这个宗教味名字背后的野心——不是要“创造新世界”,而是要牢牢攥住未来世界的控制权。

如果你觉得“国家计划”听起来空泛,那咱们拆解一下这个计划的“硬核程度”。按照行政令要求,美国能源部要立刻牵头搞一个超级AI实验平台,把全美的超级计算机都拧成一股绳,再打包上各种独家科研数据,目标是搞出能支撑机器人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科学基础模型”。
简单说,以前科学家熬十年才能突破的材料配方,未来可能让AI在一周内算出来;以前需要上千人协作的实验,机器人实验室能24小时连轴转完成。
更狠的是特朗普的“破障手段”。为了不让各州的监管拖后腿,他直接给司法部开了“尚方宝剑”——哪个州敢用“伦理审查”“安全测试”这类理由给AI设限,联邦政府就敢起诉你“违宪”,还会拿着资金审批的大棒往下砸。这招明摆着是冲加州来的,毕竟加州刚出台的SB1047法案,正好想给AI模型装个“安全刹车”。
特朗普的逻辑向来简单粗暴:AI竞赛不是商业游戏,是“生死战”。就像当年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学家们搞出原子弹一样,现在的AI就是新的“核威慑”。
能源部幕僚长卡尔·科在能源会议上说得更直白:“创世纪计划和曼哈顿计划、太空竞赛同等重要”。这种把技术竞争拔高到国家安全级别的操作,一下就点燃了美国科技圈的神经。
光靠国内“松绑”还不够,特朗普早就算好了“钱袋子”和“能源账”。就在签令前几天,沙特王储萨勒曼刚从白宫离开,双方敲定了一笔“算力换石油美元”的大交易:美国解除对沙特的高端AI芯片出口限制,沙特则砸钱和英伟达、xAI共建巨型数据中心。要知道,训练一次顶尖AI模型的电费,比一个中小城市一年的用电量还多,而沙特的石油资源,正好能给这些“吞电巨兽”供血。
产业界的反应更是快得惊人。OpenAI刚和富士康宣布联手,要在威斯康星州的工厂里造下一代AI基础设施。这可不是简单的“代工合作”,而是要把AI的“筋骨”都搬到美国本土。

从能扛住高温的服务器机架,到液冷散热系统,再到传输数据的特种线缆,全要在美国生产。OpenAI的奥特曼把这叫“美国再工业化的机会”,说白了,就是要打破“美国设计、亚洲制造”的旧模式,把AI供应链的控制权攥在自己手里。
这一系列操作拼起来,一个庞大的“AI军工复合体”已经初露端倪。白宫负责划红线、定规则,司法部负责扫障碍,能源部拿出超级计算机和国家实验室,科技巨头出技术,沙特出资金和能源,富士康出制造能力。从硅谷的代码库到威斯康星州的工厂流水线,再到沙特的能源基地,一张围绕AI的全球网络正在收紧。
不过,这场“豪赌”也藏着不少窟窿。最显眼的就是钱的问题——白宫只画了蓝图,却没说这笔钱从哪儿来。有官员暗示要靠国会拨款,但现在美国国会里两党斗得正凶,这笔巨款能不能顺利批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另外,这种“只追速度、不管风险”的模式也引来了不少批评。有AI伦理学家就警告:“就像当年造原子弹没考虑好核污染一样,现在不管不顾地催AI快跑,迟早要出大问题。”
但特朗普显然没心思纠结这些“细枝末节”。他在沙特投资会议上的演讲充满了煽动性:“我们要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AI生态系统”。对他来说,现在最大的风险不是AI失控,而是美国在AI竞赛中落后。这种“速度即正义”的逻辑,让整个计划充满了“蛮力美学”——不管前路有多少坑,先把油门踩到底再说。
其实回头看,美国对AI的“举国发力”早有铺垫。今年1月,特朗普就撮合OpenAI、软银和甲骨文搞了个5000亿美元的AI基建投资,7月又公布了AI政策蓝图,把能源部推到了核心位置。而这次的“创世纪计划”,不过是把这些零散的动作,整合成了一场有明确目标的“总攻”。

这场“总攻”的影响,早就超出了美国国界。当美国举全国之力押注AI时,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有人担心这会引发新的“AI军备竞赛”,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竞争也可能倒逼全球科技进步。毕竟当年的太空竞赛,最终催生了卫星通信、天气预报等一系列改变生活的技术。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特朗普的“创世纪”,从来不是为了全人类的科技进步,而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他要的不是“共同富裕”,而是“独家垄断”——就像当年掌控石油、掌控互联网一样,现在他要掌控AI的未来。这种把技术当成霸权工具的做法,本身就充满了风险。
历史总是在押韵。当年我们惊叹于曼哈顿计划的震撼,却也见证了核阴影的可怕;当年我们仰望太空竞赛的辉煌,也看到了太空军事化的隐患。如今AI的“创世纪”开启,人类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特朗普的赌局,赌的是美国的国运,却也把全人类的未来都拖进了这场没有限速牌的赛跑。
或许正如有人所说,“创世纪”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隐喻——上帝用七天创造世界,而人类用AI重塑世界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理性和敬畏。
毕竟,真正的“创世”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要让新技术成为照亮前路的光,而不是烧毁一切的火。这场AI竞赛的终点,不该是某一个国家的胜利,而该是全人类的共赢。毕竟在技术的洪流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同行,才能走得更远。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