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知名企业暴雷!老板跳楼,员工集体失业,大量客户钱打水漂

上午还在正常上班呢,下午公司突然就倒闭了!

一家已经成立24年的大企业,就这么一下子倒下了。

员工一头雾水,客户维权无门,更坏的消息是,公司老板跳楼身亡,一下子让局面变成了“冤无头,债无主”情况。

难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从行业标杆到一夜崩塌

这家公司就是靓家居,其创始人曾育周出身潮汕农村,白手起家。

上世纪90年代,他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抓住建材代理的商机,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1年,他创立了靓家居,首创“平方米计价”的装修模式,在当时传统装修行业如一股清流,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也颠覆了整个行业的传统模式。

此后,靓家居一路高歌猛进。

到2019年,直营门店数量突破100家,年产值高达30亿,在行业内声名远扬。

不仅如此,靓家居还与华为、天猫等巨头展开合作,曾育周更是被业内尊称为“整装教父”,靓家居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行业内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看似繁荣的背后,危机早已悄然埋下。

2020年,国家大力推行“房住不炒”政策,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期。

这对于依赖新房装修业务的靓家居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新房装修订单锐减,业绩大幅下滑。

为了维持运营,靓家居试图开拓旧房翻新业务。

但旧房翻新市场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业务量根本无法支撑起上百家门店的运营成本,入不敷出的局面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金链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供应商们纷纷爆料,靓家居的结账周期从原本的18天,逐渐延长到半年之久。

这使得供应商们的资金周转也陷入困境,对靓家居的信任大打折扣。

而员工们也开始察觉到异样,工资发放不再准时,经常出现延迟发放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靓家居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开始过度依赖预收款,试图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公司运转。

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让公司的财务状况愈发恶化。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创始人曾育周心急如焚,为了拯救公司,他甚至抵押了自己在深圳的3套房产。

然而,这些努力在巨额债务面前,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填补高达8亿的债务窟窿。

7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曾育周从高处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警方通报的“个人原因”,在业内引发诸多猜测,不少人认为他是“以死抵债”,但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曾育周自己清楚了。

而曾育周的离世,也成为压垮靓家居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为‘合法破产’买单?

7月18日,靓家居正式发布《停业通知》,宣布公司因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继续经营,即日起停止运营。

可怜的是那些冲着“国补”政策预付款的业主。

之前靓家居宣传可以申请装修补贴,不少人想着能省点钱,就提前支付了全款。

现在维权群里已经超过500人,有人交了80万,家里才刚完成水电改造,剩下的工程没人管,补贴更是成了泡影。

大家每天在群里互通消息,却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

员工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有设计师说自己上午还在和客户签合同,下午就收到了公司停业的通知。

不少人被拖欠了好几个月工资,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家里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项目经理们更是愁眉不展,他们不仅要面对客户的质问,自己的血汗钱也打了水漂。

供应商们的遭遇同样令人揪心,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给靓家居供货多年,现在还有上百万的货款没结清。

这些钱成了坏账,压得他的小公司濒临倒闭。

他说曾育周跳楼前一周,还在电话里承诺很快就会结款,让他再等等,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随着破产清算程序的启动,更残酷的真相浮出水面。

按照法律规定,破产清算时债权是有先后顺序的,银行贷款和员工工资排在前面,消费者的装修预付款债权排在最后。

现在靓家居名下的百余家门店开始变卖资产,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些资产卖出去的钱恐怕连银行的贷款都不够还,消费者的钱想拿回来几乎不可能。

这事儿在网上也吵翻了天,有网友说曾育周比起那些卷款跑路的老板“有担当”,至少没有偷偷溜走。

但员工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怒斥这种行为是“用命逃避责任”,老板走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他们来扛。

现在每天都有消费者和供应商守在靓家居的总部楼下,希望能得到一个说法。

但空荡荡的办公楼里,除了偶尔出现的清算人员,再也看不到以前忙碌的景象。

那些曾经的承诺和合同,如今都成了废纸,而这场由企业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

大家都在问,这样的“合法破产”,到底该谁来负责?

除此之外,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这些普通人:

在装修时,一定要警惕那些“国补诱饵”和要求“一次性付款”的商家,签合同必须坚持分期支付,按施工进度给钱,这样才能降低风险。

要是真遇到企业破产的情况,维权时也得讲究方法。

律师建议,一旦发现企业有违约迹象,要立刻起诉并申请保全资产,这样才能在破产清算时提高债权优先级。

可别傻傻等着企业自己解决问题,等进入破产程序再维权,往往就晚了。

现在整个家装行业都在反思,风口褪去后,到底什么样的企业能活下来?那些盲目追求规模、不注重现金流的企业肯定走不远。

只有脚踏实地控制成本、保持决策理性、把消费者权益放在心上的企业,才能在市场波动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财经   广东   知名企业   打水   集体   老板   员工   客户   家居   公司   装修   企业   债权   业内   消费者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