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家居卖场“一哥”红星美凯龙在获得国资入股后,非但没能起死回生,反而越来越不被消费者信任?
五一将至,曾经的“全球Mall王”红星美凯龙公开对外承诺:我们将投入超1亿元的资金,作为五一消费补贴回馈新老用户。
有些人在底下评论道:“这钱落在实用的物品上,才叫补贴。”
可见消费者对红星美凯龙的信任感下降了。毕竟一个月前,在厦门1号店,被爆有9位消费者被骗,涉案金额超80万元。
他们都在一家名为“红墅棠整木定制门店”的四星级商户,下单了整木定制家居服务。
结果没几天人去店空,他们说:
“我们都是冲着红星美凯龙的“家装家居先行赔付”理念,才选择了入驻其中的商户。可是事发之后,红星美凯龙并未像承诺的一般赔付。”
这与5年前说到做到的“家居一哥”可谓天差地别。
曾经市值超2600亿的红星美凯龙,真的不行了吗?如今被限制高消费的车建新,还能续写红星美凯龙的神话吗?
车建新,红星美凯龙(以下简称红星)的缔造者,生于1966年的江苏常州。家境贫寒,父兄都是泥瓦匠。
没有父母托举,16岁的车建新不得不辍学进入社会。为了能和家人组成盖房、打家具的一条龙团队,车建新绞尽脑汁跟着师傅学习。
2年的时间,他就从小学徒成长为一名新师傅,开启了带徒之旅。
与生俱来的那股子拼劲,让他不安于现状,总想折腾出点儿名堂。
恰逢有人问车建新能不能打一套组合家具。虽然没经验,可他敢说敢干。借了600块,在专业老师傅的指导下,完美地交付了产品。
由此也点燃了车建新的创业梦。
他先开了家小作坊,专门制作新款家具。由于他专业负责、热情周到,打出的家具又时髦,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家具作坊也升级为门市部。
1991年,门市部再次升级,改为红星家具城。
作为常州首家大型家具专营商场,车建新用“前店后厂”经营模式,让用户身临其境,既能看到实物,又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口碑也急速攀升,红星成了用户心中的家居必选项。
他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变为常州首屈一指的家具大户。
不到10年的时间,他用野心、洞察力和用户思维,创造了过亿的收入。
紧接着红星连锁开遍常州,但发展也遇到了问题。
车建新没有犹豫,放下生意,远渡重洋,出国学习去了。
在美国,他见到了沃尔玛、家乐福等以平台运营产品的模式。虽然觉得很好,却并未应用到红星的实际运营中。
这时,肯德基进入中国,很多孩子都抢着吃到第一口汉堡和薯条,车建新的女儿车一鸣也不例外。
即使每天工作14小时,车建新也必须满足女儿的愿望,谁让他是个女儿奴呢。
因为人气过于火爆,车建新父女俩在肯德基店里排起了长队。
无聊的他开始胡思乱想,突然他说:“既然肯德基可以做连锁,那红星为什么不可以做连锁呢?”
他的红星发展规划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怪不得他在女儿的婚礼上说:“我有今天全靠我的宝贝女儿。”
事后陈建新回忆说:“当时的中国,香港回归,外企进入国门,是契机也是牢笼。如果红星转型不成功,或许就会沦为代工厂。”
接下来就是选好的企业、选好地方,复制沃尔玛的运营模式。
又是2年,车建新在上海,首创了我国首家自主特色的家居连锁商Mall,并命名为“红星美凯龙”。
买地、建Mall、招商,短短几年,红星的家居连锁商超,在全国遍地开花。
红星的崛起也带来了意外之喜,国外的家居巨头百安居、家得宝都被挤出了中国市场。对于国内的家具企业,也是好事一桩。
自此,车建新和红星都进入了辉煌快速发展期。
红星地产负责建商场,红星运营管理,“家居+地产”让车建新在接下来的10年赚了个盆满钵满。
2012年,红星成功进入米兰国际家具展。作为首家进入的中国企业,它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3年后港股上市,5年后A股上市。
更可喜可贺的是,身价385亿元的车建新稳居常州首富,还坐上了中国家具行业的头把交椅。
此时红星的营收比排名后四家的总和一样多。
至此,车建新全力进军房地产,这也是他后半生最悔恨的决定。
和2010年开始以房养Mall不同的是,车建新开始all in房地产。
还是2018年,车建新斥巨资,花1800亿买了20块地皮,准备全力打造“住+商业”的红星王国。
这时70%的负债率,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媒体都已经嗅到了危险,可车建新丝毫不在意,还自信心爆棚地说道:“我们不是急于扩张,如果再早些进入房地产市场,红星早就实现千亿目标了。”
可惜一年后,他的豪言壮语就沦为了笑话。
2020年,房地产业突然爆冷。
没有察觉的车建新,反手花47亿接手了金科股份。谁知这只烫手的山芋只值7.6亿,成为接盘侠后,红星瞬间损失40亿。
对于此事,不少员工吐槽:“这哪是资产千亿呀,是负债千亿吧。”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末,红星的总资产达到了最高值2678.62亿元。
看似光鲜的数据背后是可怕的债务,负债值也达到了新高1966.02亿元,负债率也更是超过了73.4%。
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红星,车建新才意识到自己的疯狂扩张是错的。
即便追悔莫及也于事无补,他只能靠“割肉卖子”留住红星。
他忍痛卖掉大量股份,还关停了大量门店。
阿里在这期间,拿下了红星超过13.7%的股份,晋升为第二大股东。
次年,车建新又把红星地产的70%股份卖给了远洋集团和远洋资本,退出了地产行业。
2023年,车建新把29.95%的红星股份卖给了国资建发,一并让出了控股权。
这几年间,还关停了67家商场。
套现了140亿,可对于红星的困局,381亿元的债务和每年天价的利息。这点资金依旧杯水车薪。
加上建发明确表态不予承担车建新的债务问题,他必须想法自救。
曾经被看好的爱琴海项目,也并未解决燃眉之急。
更可悲的是,红星的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达到4800万元。使得他想通过减持股份的大招也无计可施。
去年,他还新增了5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债务金额达20亿元。
不仅如此,他还被7家法院追着讨债。这阵仗也是极为罕见的。
58岁的车建新看着滚雪球一样的债务,也很头疼。
而红星也并未脱离困境,14年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损失29.83亿元。曾经的一哥和他的孩子还真是祸不单行啊。
看到这个结局,很多网友跳出来奚落:“这就是业务不专注的下场。”
也有人说:“如果他不是贪多冒进,想要实现多元化发展,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如果有,就不会有失败。
不过,这件事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
就像雷军在《小米的创业思考》中说的:“专注到极致,才会有好结果。”
-END-
参考文章:
新浪财经:《高管落马、股东破产、商户跑路:红星美凯龙,到底怎么了? | BUG》
环球网:《一顿肯德基吃出数百亿身价,你错过了多少致富机会》
融中财经:《亏了2200亿,常州首富,申请破产》
金融界:《生态浪潮下的产业新生!红星美凯龙M+家装设计中心战略升级》
北京时间财经:《两年亏损52亿!建发巨资入主红星美凯龙,缘何沦为“双输困局”?》
第一财经:《从白手起家到“商业帝国”倾塌,曾经的家居首富走向重整之路》
作者:盼盼
编辑:歌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