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罕见发文,劝我国“收回成命”,万万不能轻易启动稀土出口管制,看来特朗普政府政策引起的轩然大波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特朗普政府和先前重返白宫之初的意气风发不同,如今颇有几分狼狈色彩。
他们也没想到我们面对“对等关税”直接下定决心出手反制,甚至屡现奇招可谓“降维打击”,一套组合拳下来让美国“多线失血”。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稀土管制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王牌咱们压根就还没掏出来,若是到了那种地步,美国远远会比现在更为痛苦!
我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统治力已经毋庸置疑,就连超级大国美国都难以在稀土领域绕开我国。
从本世纪初一直到2023年,美国主要的稀土进口国大致有四个——我国、马来西亚、日本以及爱沙尼亚,但毫不夸张地讲,其他三国和我国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马来西亚的13%、日本的6%以及爱沙尼亚的5%,加起来也没有我国的70%更具压迫感。
这也仅仅是从宏观角度来看整个稀土资源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子激光领域的关键产品——钇元素,自从走进工业后,美国进口的钇化合物中90%以上都来自于我国。
在重稀土供应链中,我国更是一骑绝尘占据世界市场份额99%。
很多人看到这难免有些疑惑,其实本土的稀土资源虽然远远不及我国。
但像知名的芒廷帕斯矿,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就开采出了4.5万吨稀土氧化物,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我国,为何美国还是无法摆脱对我国的高度依赖呢?
这不过是表象罢了!开采出稀土资源后,美国竟然将所谓的稀土精矿低价出口给了我国。
老美可不是做慈善,这些所谓的稀土精矿竟都含杂质,美国对稀土资源的精炼能力极度缺乏,并且著名的芒廷帕斯矿竟是全美唯一的稀土矿。
本土稀土资源匮乏,提炼技术落后,但美国却是稀土消费大户,美军著名的战斗机——F-35战斗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据统计平均每制造一架F-35战斗机,就要消耗417公斤稀土。
除此之外,不论是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前沿医疗领域,不论是航空航天领域还是国防领域,几乎都离不开稀土资源的保驾护航。
可美国偏偏不信邪,明明清楚自己在稀土资源领域的窘境,但还是为了保全世界霸主的地位向我国发起“进攻”。
看来美国的霸权主义是根深蒂固的,在他们眼中打压他国发展竟成了理所应当之事。
我们当然不会纵容美国胡作非为,从今年1月初开始,商务部就宣布对通用动力公司、L3哈里斯等28家美国公司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特别是稀土材料。
而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政策后,我国商务部又在4月4日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让美国有些猝不及防。
仅仅不到两天的时间,美国国内就已经掀起惊涛骇浪,甚至《纽约时报》也一改往日姿态,以一种近乎乞求的态度希望我国“收回成命”。
可实际上呢?对比起老美种种不仁不义之举,我们稍稍出手反制的举动已经尽显仁慈了。
现阶段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并未把路完全封死,而是需要逐项申请逐笔审批。
可一旦直接暂停全部出口许可实施全面禁运呢?带来的后果即便是美国也难以承担。
日本已经有前车之鉴,在2010年因东海撞船一事,我们忍无可忍直接暂停对日本稀土出口。
本着做人留一线的原则暂停时间也只是维持了一个多月,但日本的很多精密仪器行业却已经遭受重创,离开稀土资源后直接陷入停摆局面。
美国的局面相比于日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军队内部多达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都需要稀土资源的支持。
而这些稀土资源如镓、锗、锑等关键矿物大都来自于我国。
美国敢不敢想象一旦我国全面暂停稀土资源出口,届时在供应链断供的状态下,军工生产陷入停摆僵局?
短期停摆,长期则会让美国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不论是年初的出口管制还是4月4日的出口管制,还没有覆盖钨、钴、锂、石墨等“功能性关键矿种”。
倘若我们真的毫不留情将出口管制拓宽至这些关键矿种并配合附加用途限制,又会给美国带来何种影响?
美国本土虽然太平,但多年以来美国接手的战争可不在少数,都说打仗一方面比拼的是军事,另一方面比拼的是经济。
毫无疑问美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实力都毋庸置疑,但能维持军工业生产的关键,除了资金之外就得是资源。
而钨作为弹药生产的“命脉”自然不容忽视,我国占全球钨产量80%以。
美国军工企业生产弹药所用的钨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我国,一旦限制出口美国哪有那么多弹药去支持乌克兰,去支持以色列!
而钴作为航空发动机与锂电池的“心脏”,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被称作“电池制造基因”的锂在当今时代变得愈发炙手可热,但美国的锂产量不足全球1%,依赖我国供应。
一大但门紧闭,首当其冲的毫无疑问就是特斯拉,美国想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设想也就只能局限在纸张上。
美国当然清楚他们的处境,其实近些年来他们又何尝没有做出尝试!
他们已经把目标瞄向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的镍、钴、铜、锰等稀土资源。
可研发出的深海采矿设备却只能完成4000米级海试,但分布于5000米以上深海,因此想要实现商业化开采,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
成本问题始终是困扰美国稀土开采、提炼的一大难题。
据统计开采同一种稀土资源,美国的开采成本保守估计是我国的两倍。
而精炼成本足足是我们的4倍,可效果仍旧不尽人意,芒廷帕斯矿的“白菜价”出口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曾经作为美国唯一稀土开采及生产商——Molycorp,投入的资金让人瞠目结舌。
可带来的收益却完完全全无法支持项目运转,最终在2015年Molycorp在17亿美元债务危机中申请破产。
有这些前车之鉴,特朗普政府也索性另辟蹊径,本土生产既然无法取得突破,那不妨换个国家合作,于是他们把目光瞄向乌克兰。
乌克兰不仅拥有全球5%的矿产资源,还拥有被美国列为“关键矿产”的50种矿产中的22种。
于是在今年2月3日,特朗普“图穷匕见”表示希望乌克兰能向美国提供稀土资源来换取美国的援助。
并且一周后直接给出方案——让乌克兰“向美国提供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
说着容易做着难,自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宫大吵一架后,稀土换援助想法的希望愈发渺茫。
可即便乌克兰穷途末路之际同意了特朗普的提议,但美国在稀土资源领域完全摆脱对我国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伪命题。
技术缺失、成本劣势、战略失误三重夹击让美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羸弱不已,美国的稀土路困难重重、
想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保守估计也要25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前提是耗时也要在十五年以上,这么多美国企业能不能等?
《纽约时报》这一看似“求饶”的表态,实则揭示了中美贸易战中美国战略焦虑的深层逻辑。
参考资料:
1、最新!美媒承认:中国有“王炸”,美国无力反击!——泉州晚报
2、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