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的马拉松逐梦之旅
彼时的静宁城还在睡眠中,万籁俱寂。42岁的王艳已悄然起身,如同一位与时间赛跑的勇者,开启了她充实而又充满活力的一天。烧水、热身、换上跑鞋,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坚定。5点不到,她轻手轻脚推开家门,一头扎进夜色,在寂静的体育场,她孤独却又充满力量地奔跑着,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跑道上回响,仿佛是她对生活的宣誓。这样的节奏,她已坚持了十年。
从“药罐子”到“奖牌墙”:跑步重塑人生轨迹
时间回溯到2015年,那年的王艳32岁,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产后虚弱的身体让她陷入了焦虑。“10月到正月一直断断续续感冒”,各种小病如影随形,她成了家人口中的“药罐子”。王艳的姐姐在兰州工作,是一位长跑爱好者,业余时间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得知妹妹王艳身体虚弱,鼓励她坚持长跑。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孱弱也让王艳意识到,只有把身体练好,才能更好地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于是,在小女儿满周岁后,她毅然决然地开启了晨跑之旅。
王艳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15年的正月初七,在小女儿周岁生日后,我开始了每天的长跑。”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一公里的距离对她来说都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喉咙仿佛被火焰灼烧,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王艳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用“死磕到底”的精神,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慢慢地,一公里变成了两公里、三公里……最终,10公里跑步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姐姐的不断鼓励下,王艳不再满足于日常的跑步锻炼,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马拉松赛道。2015年6月,不知道马拉松怎么跑的王艳懵懵懂懂地报名了人生首场全马赛。比赛当天,当跑到半程时,王艳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身体也累到极限,疲惫到极点的她,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跑了!”然而,当她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那种战胜自我的喜悦和成就感让她回味无穷。几日后,她又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当年9月下旬的北京马拉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兰州、北京、宝鸡、重庆、西安、额济纳旗……她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60余块奖牌铺满家中整面墙,每一块奖牌都承载着她的汗水和坚持。其中,那块“宝鸡马拉松3小时13分”的完赛牌,更是她最骄傲的“勋章”。它见证了王艳从“药罐子”到运动健将的华丽转身,也见证了她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历程。
从“独行侠”到“领跑者”:跑团点燃一座城的热情
2015年8月1日,对王艳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她和几位跑友成立了静宁跑团。起初,跑团不过是一个三四个人的小圈子,在静宁这座小城里显得微不足道。但王艳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她“身材好、精神足”,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很多人看到她跑步后身材变好了,精神焕发了,都心生羡慕,纷纷加入到跑团的队伍中来。
跑团中有一位叫王早霞的女士,和王艳初识时身体十分虚弱,还有贫血症状,“爬两层楼都喘”,生活也因此变得黯淡无光。王艳得知王早霞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带她一起跑步。她鼓励王早霞每天跑1公里,从最基础的跑步开始,一步步地增加距离。在王艳的督促和陪伴下,王早霞的体能逐渐增强,从最初只能跑两三公里,到后来不知不觉跑了5公里,再到一个月后竟然能跑10公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早霞在王艳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2016年兰州马拉松比赛,完成了人生首场全马。当她们冲过终点时,紧紧拥抱在一起,王早霞激动得热泪盈眶。
如今,静宁跑团已壮大至170人。成员们身着统一的玫红上衣、黑色长裤,穿梭在静宁的街头巷尾,成为县城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王艳常说:“跑步不是较劲,是和自己对话。”她从不刻意追求成绩,宝鸡马拉松3小时13分的最好成绩让她欣喜,重庆马拉松因身体不适跑出3小时20分,她也坦然接受:“健康跑才是初心。”在她的影响下,跑团成员们也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享受着跑步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从“母亲”到“能量源”:用脚步传递生活哲学
王艳的一天就像精密的齿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凌晨跑步归来,6点30分,她叫醒两个孩子起床,而她已为家人备好营养丰富的早餐。之后,她又一头扎进自己经营的服装店,开启一天的忙碌。上午,她在店里热情地接待顾客,精心打理着生意;中午,她会赶回家为孩子做饭,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晚上,她陪孩子写作业,耐心地辅导功课;周末和寒暑假,她带着孩子出门骑车锻炼,两个孩子受她影响,大女儿上初中后常陪她跑5公里,小女儿小学就能完成半程骑行。
跑步不仅让王艳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更让她学会了“留白”。她发现,每天释放完能量后,看店、带娃反而更高效。这种能量也如同涟漪一般,辐射至周围。曾因工作压力焦虑的丈夫,在妻子的影响下,学会了调整心态,如今也变得沉稳、乐观;小区里的一些邻居,在王艳的影响下,也开始跑步锻炼,如今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步队伍;就连王艳自己,也从“走两步就喘”的“药罐子”,蜕变成能雪地撒欢、雨中奔跑的“铁人”,精力媲美30多岁的人,心态也变得阳光积极,没有什么事想不通,更不会和任何人计较任何事。
“以前觉得40岁是道坎,现在觉得这才刚开始。”王艳的家里,挂着她获得的马拉松奖牌,墙上贴着孩子们的奖状。她说,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不一定要快,但一定要跑得踏实、笑得开心。”在王艳的带动下,静宁这座西北小城的清晨开始出现更多奔跑的身影。有人问她秘诀,她晃了晃手机里跑团的群聊,笑着说:“跑步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把‘坚持’拆成一个个‘明天见’。”
丨编辑丨王榕炎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